铁基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形成蜂巢晶格的二维结构,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石墨烯的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30 m2g-1,而且含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π电子,可以和苯环形成强烈的π-π电子堆积作用。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石墨烯大体相同,只是在二维平面上连有丰富的环氧(C-O-C)、羟基(OH)和羧基(COOH)等官能团,并且具有单原子层厚度。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石墨烯(rGO)是去除重金属离子、放射性核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良好的吸附剂。虽然GO和rGO对这些污染物去除效果好,但是它们不容易与水相分离,限制了应用。采用液相共沉积的方法合成的磁性氧化石墨烯(MGO)和磁性还原石墨烯(MrGO)既可以防止石墨烯的大面积团聚,又能有效地与水相分离出来。  本文的目标是合成MGO和MrGO,采用这些磁性材料去除水中的Co(Ⅱ)、U(Ⅵ)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结合实验数据、微观表征技术、理论计算来阐明吸附机理。具体如下:  (1)采用宏观静态吸附法研究环境因素如接触时间、p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温度等对GO、MGO去除水溶液中Co(Ⅱ)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去除效果。Co(Ⅱ)在两种材料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在低pH时,去除主要作用机理是外层络合或者离子交换,在高pH时,去除主要作用机理为内层络合或者共沉淀。利用微观技术XPS与宏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吸附剂对Co(Ⅱ)的吸附机理。GO、MGO在pH6.40、T=300 K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62.0、13.5 mg/g。从热力学数据上看,吸附反应是自发的。由于Fe。O4引入,最大吸附量有所下降,但是增加磁分离的便利。  (2)探索以GO为原料,采用相应的原位还原反应,合成含有不同Fe3O4含量的磁性还原石墨烯(MrGO),并采用SEM、XRD、FTIR、XPS等技术对该系列MrGO进行表征。将这些磁性材料应用于去除U(Ⅵ),结合实验数据、微观表征、理论计算研究掺入不同含量的Fe3O4的MrGO去除U(Ⅵ)的机制。结果显示MrGO去除U(Ⅵ)的机制是U(Ⅵ)的吸附和还原。还原速率随着MrGO中Fe3O4的量增加而增加,而且还原反应被吸附反应引发。U(Ⅵ)与MrGO表面的含氧基团之间存在外层和内层络合,以内层络合为主。  (3)以rGO作对比,研究了接触时间、pH、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对MrGO吸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和壬基酚(4-n-NP)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率模型。在pH=6.5、293 K条件下,建立吸附模型。MrGO对4-n-NP和BPA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3.96、48.74 mg/g。采用微观表征、宏观吸附数据和DFT计算相结合,研究MrGO对BPA和4-n-NP高吸附的机理。MrGO对BPA和4-n-NP吸附的主要作用是π-π堆积作用、氢键作用、疏水作用、色散力等。4-n-NP的高吸附主要是因为灵活的烷基支链,使4-n-NP能够以最有利的构型紧密吸附在石墨烯基体上,使π-π堆积作用以及分子间的色散力最大。BPA则采用躺式最优吸附结构吸附在石墨烯基体上。  (4)将MrGO作为磁性固相萃取材料,应用于环境水中双酚A(BPA)、叔辛基酚(4-t-OP)、叔壬基酚(t-NP)、正辛基酚(4-n-OP)、正壬基酚(4-n-NP)五种酚类环境内分泌物质的检测。优化磁性固相萃取条件,并对环境水中五种酚类内分泌物质的MSPE—HPLC-MS/MS检测方法进行评估。BPA、4-t-OP、t-NP的线性范围为0.2-200μgL-1,4-n-OP和4-n-NP线性范围均为0.5-5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较好(R2>0.999)。环境水样加标测试回收率在74.2-98.9%。基于信噪比(S/N)为3和浓缩比为200,BPA、4-t-OP、t-NP、4-n-OP、4-n-NP的检出限分别为0.35、0.65、0.48、1.10和1.98 ngL-1。以上说明MrGO作为磁性固相萃取材料,适合用于环境水中BPA、4-t-OP、t-NP、4-n-OP、4-n-NP五种酚类内分泌物质的检测。  由于铁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能有效的从环境基体中去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方面,在未来环境污染管理和环境污染物检测中显示了巨大的潜力。
其他文献
该论文的研究内容就是围绕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展开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方面.在理论研究中,该文系统的建立了激光康普顿散射光源理论.该文还特别对激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数字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发展,使得高速数据传输成为了通信系统研究的热点。在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恢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收系统部分的关键解调算法。同时,信号在传
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 自主探究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难点,本文结
期刊
由于抗震理论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抗震试验先后经历了拟静力试验、地震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三个阶段。拟动力试验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的强大功能,并结合了测试相关技术。从而
该篇论文详细论述了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ICRH).论文的第一章里介绍了ICRH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天线阻抗自动调配系统的作用和结构图,并给出了实现的大致流程.在第二章里给出了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