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开始审视目前金融监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关注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金融消费者不同于普通的消费者,金融交易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传统金融法理论,将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服务者视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已经严重不符合金融领域的现实状况,本文试图从金融服务法理念出发,探讨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路径。文章的主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金融消费者的界定及其保护的理论基础。对于金融消费者的界定包括两个方面:(1)金融消费者的内涵,通过阐述金融消费者是否限于自然人以及金融投资的主体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两大内容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内涵。(2)从金融消费者的特殊属性出发探讨金融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的区别。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基础包括经济学理论,法学理论和监管理论三个方面。第二部分:金融消费者间接保护—金融服务者行为规制。只有在法律规范上明确金融服务者的义务同时切实履行,才能对金融消费者起到间接保护的作用。金融服务者的行为规制主要包括说明行为和劝诱行为两个方面。第三部分:金融消费者直接保护—从合同订立到民事救济。对于金融消费者的直接保护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金融机构格式条款的限制、反欺诈制度的建立以及补偿机制的建立。第四部分:金融服务法理念的构建。概述了传统金融法理念的主要特征以及金融服务法理念的兴起,提出了构建金融服务法的主要思路。
其他文献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复核权全部收归,使得人们对进一步慎用死刑、控制死刑的前景寄予厚望。但此举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即一旦再出现诸如“真凶再现”、“被害人复活”
<正>2014年11月19日,我校作为甘肃省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基地实验校,有幸邀请到基地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武和平、甘肃省课程教材中心特级教师张晓玲以及基地
<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引进和输出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而且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而且特殊的组成部分。国际
21世纪初,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具体表现为全球外汇储备失衡、全球储蓄—投资失衡和全球债务失衡等方面。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失衡与
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微时代的生力军,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发展等时刻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微时代"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深刻影响,应充分把握"微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日趋广泛,推动了嵌入式系统芯片的发展。以IP复用为基础,嵌入式系统大大缩短了电子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系统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造就了大批“问题银行”,如何处理“问题银行”是各国政府都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缺乏完善、规范化的监管法律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机制,我国“问题银行”监
近年,国内各大电视网络陆续推出“中华好诗词”、“百家讲坛”等节目,国内对于国学的关注逐步升温,国学培训教育市场也随之繁荣,竞争日渐激烈,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国学培训市场
随着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流行,功耗已经成为电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而模数转换器(ADC)作为通信信息链中的核心一环,ADC中的低功耗设计也成为了工程师的热门研究课
语文教育方式、教师本身对作品的理解失误和学生自身阅历的缺乏等原因造成许多大中学生不会正确阅读文学作品。综合西方细读方法和传统评点形式二者之长的阅读方式使读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