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五经正义》训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r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颖达是唐代著名经学家,他的《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正义》)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为我们解读《五经》、研究唐代训诂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训诂的核心是词汇问题,这也是孔颖达《五经正义》训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认为,孔氏重点是从因声求义、推求引申义、辨析同义词三个角度探求词义的。另外,训诂的形式也很重要,所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训诂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特殊辞例的发明。孔氏在辞例问题上进行了几乎穷尽性的研究,他不仅沿用前人的一般辞例,而且创立了诸如对文、散文、婉文、逆言、协句等特殊辞例。目前学术界对孔疏的训诂研究主要体现在文势、“疏不破注”、体式和语法等方面,而孔颖达《五经正义》中的词汇研究和发明特殊辞例这两部分至今很少有人涉足,我们以此作为研究课题,正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一、前言: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包括孔颖达其人、《五经正义》的撰修过程、版本状况、训诂研究的现状、价值及方法。二、词汇研究:主要从因声求义、推求引申义、辨析同义词三个方面展开。(一)因声求义研究。词是音义结合的产物,音义关系是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孔颖达在声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非常重视通过因声求义来探求词义,他提出的“义存于声”、“借声为义”,既是对前代声训方法的总结运用,又成为清代因声求义理论的先导。孔颖达《五经正义》因声求义研究主要包括因声求义的内容和因声求义的方法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破通假、系联同源词、纠正流俗之误。后者分为“字异音同”、“字异音义同”、“音义同”、“声转字异”、“声近字易”、“声近为训”等。(二)推求引申义研究。引申义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是基于某种联系而产生的一种词义的发展变化。孔颖达在推求引申义方面主要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关联性联系(其引申方式为“借代”)和相似性联系(其引申方式为“比喻”)两个方向进行的。(三)辨析同义词研究。《五经》中同义词的数量很多,孔颖达在《正义》中有大量辨析同义词的内容,他主要是从词义侧重点不同、词的适用对象不同、因涉及的对象不同而异、命名的角度不同、词义的程度不同等几个方面进行辨析的,他还注意到词义之间的细微变化。三、发明阐释特殊辞例:孔颖达在《五经正义》的训诂实践中,虽然多以旧注为依据,但是“疏”的范围和程度都远远突破了“注”,直接促进了唐代训诂学的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对特殊辞例的发明阐释上,《正义》继承、沿用前人已有辞例的同时亦能发明经传中的特殊辞例,如连文、倒文、省文、异文、变文、婉文、逆言、协句等。这使得我们在阅读古籍时,能够正确地区分不同辞例的特点,准确地理解词义,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从而为我们阅读古注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Rutecarpine(Rut)在体外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的影响,采用共培养体系初步比较Rut对肝肾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选用小鼠进行整体验证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小说1969年一问世就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因其主题的新颖和叙述技巧的创新和试验性而倍受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CT、MRI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IMT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7~79岁,平均4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了“全面”这个概念,对“片面”予以了否定,这是人类进步的体现和反映。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人是世界的起点和归宿”,人不是物,物只能是人的附属而
<正>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可以通过血制品、输血、器官移植、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丙肝分布较广,容易演变为慢性[1],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丙型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死亡后,其继承人能否继承该股东持有的股权?如果能,应按何种规则进行继承?针对这两个基本问题,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解释学等方法,研究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
红脂大小蠹是国家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2012年传入承德市区后迅速蔓延至各县区,对全市油松等寄主植物构成毁灭性威胁。该文综合分析了红脂大小蠹新传入地区应进行诱捕器监测、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我国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且治愈系数较难[1]。为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近年来我国心脏康复逐
目的:观察肿节风防治鼻咽癌诱导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Ⅲ期~IVa期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放疗采用常规放疗方案,诱导化疗采用PF方案。
目的:探讨消渴血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效的治疗该病,降低其致残率。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基础治疗结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