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清BNP、GDF-15与TN-C对于评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风险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类较常见的肥厚型心肌病,为临床上致青少年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的之一。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在既往研究中显示与左心室肥厚相关,且在不少研究中都表现出对于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现在临床对HOCM诊治方案的确定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血清BNP水平与HOCM患者术前危险分层及手术预后相关的研究暂未开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定HOCM患者人群术前血清BNP水平与HOCM严重程度、手术预后情况之间的联系,探究血清BNP对于评估HOCM外科治疗风险与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HOCM入院,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纳入107例患者进入分析集。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术前血清BNP水平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术前最大室间隔厚度、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之间的相关性。以术后远期不良事件为终点事件,应用Kaplan-Meire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BNP水平与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术前血清BNP水平与术前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术前症状、术前室间隔厚度、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均无明显相关性(r=0.013,p=0.923;r=-0.145,p=0.270;r=0.101,p=0.440;r=0.344,p=0.213)。外科治疗术后患者梗阻症状明显缓解,平均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从104.24±19.41mmHg下降至10.25±8.23mmHg(p<0.01)。在平均19±2.1个月的随访时间中,共记录了 16例远期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1例,心血管原因再次手术1例、心力衰竭4例、脑卒中1例、复查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超过30mmHg 4例,再次出现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症状5例。以是否发生远期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两组间术前及术后血清BNP水平无差异(p=0.43)。以血清BNP水平1800.00 pg/d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血清BNP组和低血清BNP组,作Kaplan-Meire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734;Breslow p=0.683)。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发现术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年龄(HR 1.052,p=0.021)、术前心房颤动(HR 4.542,p=0.012)、术前左房内径(HR 1.056,p=0.042)、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HR 1.121,p=0.010)和术后心房颤动(HR 4.042,p=0.002)相关,与术前血清BNP水平和术后3月血清 BNP 水平无关(HR 1.056,p=0.571;HR 1.563,p=0.452)。进一步行 Stepwise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24)和术后心房颤动(p=0.003)是术后远期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对于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术前血清BNP水平与术前心功能、术前症状、术前室间隔厚度、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并无显著相关性,对术前判断心肌解剖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价值有限。术前血清BNP水平与术后血清BNP水平在预测术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方面并没有意义。年龄、术前心房颤动、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左房内径、术后心房颤动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术后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术后发生心房颤动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术后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目的: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在既往研究中被证实与心肌保护、抗心肌肥厚有关,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在多项研究中都显示出预测心血管疾病预后的能力。本研究旨通过分析特定HOCM患者人群术前血清GDF-15水平与HOCM严重程度、手术预后情况之间的联系,探究血清GDF-15对于评估HOCM外科治疗风险与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间因HOCM入院,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排除标准纳入86例患者进入分析集。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术前血清GDF-15水平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术前最大室间隔厚度、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之间的相关性。以术后远期不良事件为终点事件,应用Kaplan-Meire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GDF-15水平与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术前血清GDF-15水平与患者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存在明显相关性(r=0.925,p=0.025)。外科治疗术后患者梗阻症状缓解明显,平均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从 107.21±18.54mmHg 下降至 11.05±7.44mmHg(p<0.01)。在平均 25±1.7个月的随访时间中,共记录了 11例远期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1例,心血管原因再次手术1例、心力衰竭2例、复查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超过30mmHg 3例,再次出现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症状4例。以术前血清GDF-15水平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做ROC曲线,得到1个相关界值,为467.48ng/L(AUC=0.814,p<0.001)。利用这个界值,将患者分为高GDF-15组和低GDF-15组,作Kaplan-Meire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Log-Rank p=0.023;Breslow p=0.041)。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发现术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年龄(HR 1.037,p=0.009)、术前左房内径(HR 1.033,p=0.021)、术后心房颤动(HR 3.856,p=0.010)和术前血清GDF-15水平(HR 2.451,p=0.050)相关。进一步行Stepwise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13),术后心房颤动(p=0.020)和术前血清GDF-15水平(p=0.031)是术后远期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对于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术前血清GDF-15水平与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具有显著相关性,在协助判断解剖病变严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术前血清GDF-15水平>467.48 ng/L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在外科治疗后将更容易发生术后远期不良事件;年龄、术前左房内径、术后心房颤动和术前血清GDF-15水平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术后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高龄、术后心房颤动和术前血清GDF-15>467.48 ng/L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术后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目的:腱糖蛋白C(Tenascin-C,TN-C)既往被证实在出现心肌损伤时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增加,与心肌纤维化相关。本研究旨通过分析特定HOCM患者人群术前血清TN-C水平与HOCM严重程度、手术预后情况之间的联系,探究血清TN-C对于评估HOCM外科治疗风险与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间因HOCM入院,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排除标准纳入86例患者进入分析集。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术前血清TN-C水平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术前最大室间隔厚度、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之间的相关性。以术后远期不良事件为终点事件,应用Kaplan-Meire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TN-C水平与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外科治疗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术前血清TN-C水平与患者术前最大室间隔厚度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存在明显相关性(r=0.872,p=0.045;r=0.934,p=0.031)。外科治疗术后患者梗阻症状明显缓解。平均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从107.21 ±18.54mmHg下降至11.05±7.44mmHg(p<0.01)。在平均25±2.1个月的随访时间中,共记录了 11例远期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1例,心血管原因再次手术1例、心力衰竭2例、复查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超过30mmHg 3例,再次出现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症状4例。以术前血清TN-C水平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做ROC曲线,得到1个相关界值,为7.24 μg/mL(AUC=0.567,p<0.05)。利用这个界值,将患者分为高TN-C组和低TN-C组,作Kaplan-Meire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Log-Rank p=0.023;Breslow p=0.041),但根据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和室间隔厚度进行校正后,该差异不再显著(HR=0.694[0.343,1.726],p=0.465)。结论:对于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术前血清TN-C水平与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最大室间隔厚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在协助判断解剖病变严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术前血清TN-C水平与术前血清BNP水平、术前GDF-15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术前血清TN-C水平>7.24 μ g/mL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外科治疗发生术后远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其独立影响因子。
其他文献
水稻穗发芽与种子休眠是日常生产中的大难题,穗发芽后的水稻不仅产量明显降低,而且水稻的品质、储藏及来年播种都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种子休眠不利于水稻采收后立即种植,且
通过以某个竣工验收一年以上的具体项目为例,概略地介绍了该EPC工程总承包的历程,总结了其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为设计企业升级转型提供一些思路。
目的探讨田七益智颗粒对肾虚血瘀证老年性痴呆树鼩动物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老年性痴呆病组(AD)组、肾虚血瘀AD组、田七益智
<正>贵州侗族地区"南有鼓楼、北有家祠"之说,是指南部侗族地区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地有较多鼓楼,而北部侗族地区清水江下游之天柱、锦屏二县境内家祠众多,其中又以天柱境内
社会心态是社会各类群体对社会现实心理体验的反映和折射。调适社会心态,稳定人心,夯实执政之基,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是以前瞻维度引入预期管理,使社会心态趋于理
<正>《孙子兵法》这本书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作战的经验总结,其中的作战规律和军事谋略对现代而言依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孙子兵法》中的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进行
会议
<正>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应用历史,至2007年底,已有500多个产品(包括同品种的不同规格)经批准上市,其中缓释制剂498个,控释制剂35
目的:分析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胰头部肿决型慢性胰腺炎患者36例与胰头癌患者36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在2013年11月~2015年
MOOCs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技术海啸。然而,MOOCs也给教育界带来至少三个方面的压力,即阻碍提高个性化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阻碍技术本身内在教育价值的实现、影响大学教
为了有效缓解铜胁迫对烟草的危害,设置了不同浓度β-氨基丁酸(BABA)处理对铜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及相关铜离子运输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表明:在100μ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