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多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对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作为促进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思想道德发展的有力武器,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新时代发展轨道中,运动员的成长环境与教育经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矛盾,处理问题需要新方法。开展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完善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与我国高水平篮球事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湖北省四所(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普通高校为调查对象,开展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旨在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与竞技水平,为我国高水平运动事业快速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参考。结论如下:1.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整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度较低,队内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日常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源于辅导员的言传身教和公共政治课程的纯理论学习,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学习、培训。运动员与辅导员的沟通少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种类和形式较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度低,动机不明显。2.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组织管理模式较单一,其中辅导员和教练两人几乎包揽运动大部分组织管理工作,而且二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缺少合力共育的机制和实践。少部分教练员经历和经验丰富,但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储备,缺乏与时俱进的求知态度,难以胜任运动员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全面持续发展有相关机制体制保障但缺乏进一步落实,部分高校针对运动员在校的学训矛盾、训练竞赛经费、毕业就业等问题关注度不高,价值引领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关怀不够到位,长此以往造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持久性不佳。4.部分教师和管理者“立德树人”意识较弱,没有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课程思政”对运动员理想信念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渗透,关注运动员短期快速素质能力提升忽视循序渐进的关注和持续追踪。教职工的评价体系较单一,模式陈旧,不利于运动员表达真情实感和切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