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占有制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权法》出台前后,关于物权制度设置的很多问题的争论一直方兴未艾,且无定论。在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中,大部分都是依据西方法学理论或者比较西方国家现行法律来进行论述,而忽略了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相关制度在现代中国的传承。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制定的背景和作用以及所服务的对象虽然与现代中国的民法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些规范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之中法律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汲取本土优秀法律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加以改造以适应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无疑是推动中国法律前行的动力之一。本文从物权的基础事实状态——占有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阐述,抛开对中国古代物权制度中是否存在所有权,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的争论,通过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不动产和动产的财产占有制度的内容的梳理,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占有制度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了中国古代占有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在这种等级制度下的对财产占有制度客体的分类保护以及该种占有制度受到古代宗法观念有着较深的影响。最后,笔者总结了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占有制度的占有主体在有限的范围内不断扩大、占有的客体不断的丰富以及对占有的保护越来越完善等发展规律。通过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法制制度和丰富的法制文化进行研习,汲取其中符合现代社会的占有制度的精华,充分发挥历史厚重的沉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和文化的财富,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古代民法对于我们现代民事法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能源是国家安全的命脉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问题既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其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更加频繁,一方面增进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但是另一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正日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以多维、全方位和实时互动的传播结构使得你一言我一语的舆情氛围未经权威的引导迅速曝光,又迅速地蔓
近些年来,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明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科学评价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
商业机会由于其自身蕴含的价值,成为了公司间竞争所夺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当前,公司的商业机会却频频遭到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私自篡夺的危险。为规制这类行为,英美公司判
对“第26届国际电接触会议暨第4届电工产品可靠性与电接触国际会议”涉及环保型电接触材料的论文进行汇总,分析了环保型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