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西方的有关理论基础,并对我国学者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首先将区域经济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结合,指出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现象是由经济结构的差异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现象需要通过内生的有效的金融机制来改善。然后,对区域市场主体的金融行为差异和货币区际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对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金融组织机构的特征与地区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货币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总量及金融发展程度对区域金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具有金融相似性的几类区域,以作为制定区域金融政策的参考。 在本文的最后,比较研究和总结借鉴了其他国家运用金融杠杆来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成熟政策经验,并根据二、三两章的实证分析结论,对我国的区域金融政策进行了研究,对大区银行的职能定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当加大大区银行在区域金融操作方面的权利,同时也指出了大区银行在这方面不太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了一些金融政策扶持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在探讨保险投资理论依据,分析资产负债管理在保险投资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上,从资产负债管理角度分析了我国保险投资的现状及问题,最后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以资产负债为核心完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增量改革的产物,它们以其灵活的机制,特有的地域性优势,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银行业活跃的力量,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然而,随着国
该文的研究是针对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滞后这一问题的,因而其分析也就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在对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考察中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
该文在分析国际银行业区域性兼并重组的相关理论、区域性兼并重组和区域性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演绎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兼并重组作为逻辑起点,以区域性发展作为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最后贷款人职能在金融全球化下的延伸进行了阐述。在全球层面不可能存在能够创造信用的全球央行,IMF扮演的角色不是注入信用,而是进行主权债务重组的努力不断
增值税转型,即指中国由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目前,在实行增值税的1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有90﹪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国家实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的主体——银行业的稳定、高效运转就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曾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条约".2001年巴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