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改革不断推进,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迁。我国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在迎来经济发展大潮的同时社会治理问题也更加凸显。外来群体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且流动频繁,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的过程中给当地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行政诉讼案件呈现“井喷式”发展。在我国基层纠纷调解过程中,三大调解机制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纠纷调解的需求。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移及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开展多元纠纷调解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大调解”背景下,第三方力量以其灵活性、专业性以及补充性的独特优势已成为解决社会新型问题的新路径及新趋势。随着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化及职业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工作行业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改善社会治理成效的一支重要力量。分析社工如何在基层纠纷调解中发挥专业优势、扮演“社会减震器”的角色,可以探索及丰富社工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务经验。在此发展背景下,广东省东莞市结合本土发展实际于2013年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推动社工介入基层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并取得了一些实效。本文以社会转型期基层矛盾纠纷较为突出、具有时代发展代表性的东莞市作为研究背景,选取几个较有成效的改革试点街镇作为研究个案,主要对社工参与第三方调解的具体模式及角色功能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东莞市五个镇街项目相关负责人作为访谈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等方法,探索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治理格局中的角色优势与社会功能。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东莞基层纠纷调解的现状及机制。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社工参与基层纠纷调解的机制。本部分首先对社工参与东莞基层纠纷调解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接着进行了社工参与基层纠纷调解的机制建构,并探讨了社工参与基层纠纷调解的困境。第四部分探讨了社工参与基层纠纷调解的完善对策。本部分主要从建立领导工作机制、保障社工调解工作经费、完善社工调解的职业环境、加强社工调解机制自身建设、全方位加强宣传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社工参与基层纠纷调解的机制建设,为我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