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特别是水环境的压力。水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生命之源,其安全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对土地利用及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渠溪河流域作为长江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忠县,流经丰都县于涪陵区注入长江。渠溪河流域范围内地势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流域两岸分布了大面积的林地、旱地、水田以及建筑用地,没有大型的工业用地,是典型的以耕作和畜牧业养殖为主的区域。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流水质污染现象日益明显。渠溪河流域水质污染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由于近年来受三峡库区蓄水的影响,其河流面积显著提高,淹没了部分耕地,使得部分耕地中未挥散完的农药化肥原料流入水系。河流的污染会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对于河流水质进行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该文以渠溪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2005-2014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重庆市1:50000DEM数据和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水质状况时空差异特征,再通过冗余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土地利用及格局与水质状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主要结论:(1)在2005-2014年间渠溪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林地面积波动性变化的趋势;土地利用格局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和规律性;渠溪河流域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为主,流域上游的林地具有区位意义,中游的林地和建设用地具有区位意义,下游的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均具有区位意义,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其值在区间[257,263]。(2)渠溪河流域水质的总体状况较差,主要处于Ⅳ类水质,其中主要受氮浓度偏高的影响,而且上游水质状况明显优于中游和下游的水质状况,流域上游水质污染主要受农业影响,中游和下游区域主要受农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共同作用。(3)土地利用类型在整个流域尺度上与水质污染状况相关性最显著。其中对河流水质影响显著性最为明显的主要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其中林地主要起着保护作用,而对耕地、建设用地的利用则呈现恶化作用;土地利用格局与河流水质有着明显的尺度效应,其中景观多样性在离河道较近的距离与河流水质污染有明显的正效应,景观破碎度在距离河道较近的距离与河流水质污染有显著的负效应,景观聚集度在离河道距离较近的区域与河流水质污染有显著的负效应,散布与并列指数在离河道越近的区域与河流水质状况呈显著正相关。(4)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是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而土地利用及格局是对水质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反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