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实现内外部均衡是任一开放经济体追求的永恒目标之一,人民币汇率的均衡问题也是如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主要课题之一,时下,我国的汇率运行在外部面临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内部面临劳动供需失衡,实现充分就业的压力。这种已趋内外部失衡的情况已成为挑战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人民币衡汇率作为联结内外部均衡的桥梁,一方面,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现过程是内外部均衡如何同时实现过程;另一方面,人民币均衡汇率变动又会对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产生影响。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现过程及其就业效应作尝试性分析。本文首先对均衡汇率理论及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根据理论界研究韵侧重点不同,从均衡汇率的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方法、均衡汇率的决定、均衡汇率的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了介绍与评论。辨析理论界有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界定和说明所存在的一些差异,可以为后续研究作一些理论准备,其次,通过分析产出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以及外部市场均衡,展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方程。再次,基于我国处于非充分就业和资本账户顺差的事实,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实际就业水平的内在联系,发现无论是汇率升值还是汇率贬值对实际就业水平既存在正向影响也存在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和对比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笔者认为汇率变动与实际就业水平可能呈正相关也可能呈负相关。文章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将汇率变动引起实际就业增加称为汇率变动的就业形成效应,将汇率变动引起实际就业减少为汇率变动的就业替代效应,据此给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实现的可能路径。最后,作为本文观点之逼近现实的延伸,文章从实证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发现在1986年—1994年和1995年—2005年两个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实际就业水平呈正相关,因此,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看,均衡汇率的实现路径为汇率贬值。与其他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现过程及其就业效应。尽管该理论进路可能因舍弃了汇率体制改革、金融结构调整、政策调控的国际传导等因素而存在某些不足,但却也得出了一些比较有益的结论,对于拓宽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