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老年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人高血压伴与不伴胰岛素抵抗时常见代谢异常的对比分析,旨在分析老年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以期为老年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并测量腰围(WC)、血压(收缩压SBP 及舒张压DBP)。用HOMA 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若HOMAIR<2.8,无胰岛素抵抗,纳入无抵抗组,共80 人;若HOMA-IR≥2.8,为胰岛素抵抗,纳入抵抗组,共80 人。分析两组患者代谢异常的情况。
结果:与无抵抗组相比较:
(1)抵抗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2)抵抗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抵抗组较无抵抗组合并更多糖代谢异常。
(3)抵抗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抵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抵抗组较无抵抗组合并更多脂代谢异常。
(4)抵抗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升高。
(5)抵抗组腰围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抵抗组较无抵抗组合并更多中心性肥胖。
结论:
(1)老年人高血压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2)老年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者较不伴胰岛素抵抗者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更高。
(3)老年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者较不伴胰岛素抵抗者其代谢异常更多见,常伴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以及腰围增大,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降低。
第二部分、老年人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后血压变化的情况,探讨老年人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8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原有降压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治疗,剂量为4mg/d,n=40),对照组(维持原有降压治疗方案,n=40),疗程为12 周。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测量腰围(WC),用HOMA 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行无创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24小时平均收缩压(mSBP)和平均舒张压(mDBP)。分析HOMA-IR 与血压、血糖、血脂及腰围变化的情况。
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较,实验组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下降,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下降,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
(2)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HOMA -IR水平分别下降了1.5%、5.5%、6.9%、16.4%,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HOMA-IR 水平无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HOMA-IR 水平均下降,12周后具有差异显著性。
(3)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平均收缩压水平分别下降了1.4 mmHg、3.1 mmHg、5.8 mmHg、7.3 mmHg,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平均舒张压水平分别下降了0.7 mmHg、1.8mmHg、3.2 mmHg、4.6 mmHg,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水平均无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水平均下降,12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
(4)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均下降,8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空腹血糖水平均下降,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
(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下降,8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无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下降,8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
(6)与治疗前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7)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甘油三酯水平均下降,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性下降;实验组与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8)与治疗前相比较,实验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9)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2 周、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8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8 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开始升高,12 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
(10)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4 周、8 周、12 周后实验组腰围水平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后腰围水平无显著性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1)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2)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
(3)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4)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短期使用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腰围无影响。
(5)罗格列酮安全、有效、耐受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