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跨界产物,互联网金融从一诞生就以其创新性、便捷性、高效性和普惠化的特点风靡世界,成为社会热点和媒体焦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火爆,良莠不齐的金融平台参与者越来越多,导致平台倒闭跑路事件日益多发,严重影响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虚拟空间特征,其很容易成为洗钱、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地。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风险,给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但也应看到互联网金融在创新金融发展模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构建诚信社会环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政府及社会公众应以开放及包容的态度鼓励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变革及创新。对互联网金融的政府监管作为一个崭新事物,在国际上都没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思路,形成既全面覆盖监管到位又不影响创新发展的监管体制机制。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想为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新型监管机制成熟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对金融创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事物的定义作了探讨,初步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并以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网络P2P信贷、众筹等行业占据主流地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例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与传统金融对比分析的角度,得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希望互联网金融能发挥优势、遏制劣势、抓住机遇、应对威胁。本文对影响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如法律、交易、信用、系统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进行了认真分析。在对世界主要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之后,从完善法律规范、健全体制机制、保证信息安全、强制公开披露、构建信用体系等五个部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政府监管政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