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代:经济窘迫、意外事故、学业受挫、人际关系不和谐等都会给身心带来影响。心理学家认为,社会愈发达、科技愈进步、竞争愈激烈,各种压力就愈大。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研究生,他们同样要面对各方面突如其来的压力,各种压力源在他们身上交织,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紧张,其身心状况有可能受到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研究生因压力而出现各种生理、心理、行为偏差的人数逐年增多。虽然这一问题越来越广泛引起社会关注,但对其研究却十分滞后,目前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只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采用因素分析、项目分析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探讨了当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实际状况,并提出了有效管理策略和建议。本文研究的初步结论是:(1)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类型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类型有生活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成就压力五个方面。其中,在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压力反应程度最强烈的是就业压力。这与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提供给研究生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个人就业观不科学等方面的因素有关。(2)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及双重影响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的特征既有其他人群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是共性与特性的统一,其中压力表现的内倾性是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另外,因个体差异,具体到个人,研究生个人的心理压力还具有其个体差异性特征。心理压力对研究生产生的影响比较大,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这种区分关键看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大小。总体上说,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使他们产生动力、积极仿同、适度补偿等功效,但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3)研究生心理压力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强弱,受其自身承受压力能力的影响。而影响他们承压能力的因素可分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外因有社会、学校、家庭;内因有人生观、情感、自我意识、主观认知及自身生理等方面的因素。正是由于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联系、彼此作用,才阻碍了研究生承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4)研究生心理压力管理的有效对策有效地预防和管理好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必须内、外因素同时兼顾,主抓内部因素的管理。外部因素的管理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校园软、硬环境的建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内部因素的管理主要是在人生观及心理方面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压力管理辅导,并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制定出切合学生特色的有效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健全他们的的身心智慧,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