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连作障碍的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maogaishilang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药,学名薯蓣(Dioscorea opposita),为多年蔓生草本植物,山药兼具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分布于河南、广东、福建和海南等地,是海南省的地理标志农作物。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山药连作障碍问题明显,表现为植株长势矮小,病虫害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严重限制了山药产业的发展。因此,对山药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首先以山药连作土壤和非连作土壤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连作灭菌和连作半灭菌处理对山药植株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然后,通过从山药根系分泌物、植株腐解液及根际土浸提液中提取化感潜力物质,利用GC-MS技术分析山药化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测定其对山药盆栽幼苗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山药连作障碍的构成因素,为山药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作条件下,山药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Ci)浓度降低,光合色素减少,根系活力下降,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连作土壤灭菌后,山药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植株发育得到改善。整体表现为正茬>灭菌>半灭菌>连作处理。连作后山药叶片SOD活性、POD活性提高,半灭菌、灭菌和正茬处理叶片SOD活性较连作处理依次降低了42.06%、44.49%和86.65%。而正茬处理的叶片CAT活性最高,连作处理的叶片CAT活性最低。山药植株薯重连作处理最低,与正茬相比,连作、灭菌和半灭菌处理依次减产了67.60%、42.45%和59.50%。(2)连作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增多,而全氮、p H、速效磷和碱基氮含量减少;连作灭菌后全钾含量增多,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减少。连作后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加,土壤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连作灭菌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基本无明显变化。连作处理真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呈上升的变化,细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呈下降的变化,表明山药根际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灭菌处理真菌和细菌Ace、Chao1指数呈上升的变化,Shannon指数呈下降的变化。说明灭菌后增加了丰富度而降低了群落的多样性。随生育期的延长,连作处理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增加,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减少,而灭菌处理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增多。说明山药连作后,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多,而土壤灭菌后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山药连作后根际土壤中病原真菌含量的增加导致山药根腐病发病率的增加,土壤灭菌处理后,植株防御酶活降低,植株生长发育改善,产量增加,推测与土壤灭菌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增多,有害微生物减少有关。(3)通过生物检测试验得出,山药植株腐解液和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较微弱。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山药化感物质对山药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3种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低于100 mg/m L时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大于等于100 mg/m L就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4)山药根系分泌物和植株腐解液抑制山药幼苗的生长发育,化感物质在粗提物200 mg/m L处理下降低叶片的光合色素,不同色素间的比例发生了改变;山药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显著降低,光合强度受到严重抑制,当浓度达到200 mg/m L时植株光合能力最弱;山药幼苗根系活力也呈现下降;随着化感物质胁迫浓度的增大,叶片SOD酶活性呈先升后降,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丙二醛含量增加。与连作处理对山药生长发育的影响基本一致。(5)根系分泌物处理,随着浓度的加重,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和p H提高,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碱解氮无明显变化。随着腐解液浓度的提高,土壤速效钾、p H和有机质含量升高,速效磷和碱解氮降低。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加重,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土壤脲酶活性下降。随着根系分泌物处理浓度的加重,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量减少,而放线菌和B/F比值则增加;随着植株腐解液处理浓度的加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呈递增的趋势,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细菌数量整体无明显变化,微生物总量减少,B/F值随着处理浓度的加重逐渐降低,但均显著高于对照。(6)通过GC-MS技术鉴定山药根系分泌物、植株腐解液和根际土浸提液,鉴定3类浸提液中共含有50种化合物,其中包括醇类化合物5种,酰胺类化合物7种,有酸类化合物23种,氨基酸类化合物3种,脂类化合物5种,糖类化合物3种,醛类、醚类、酮类和烃类各1种化合物。3种浸提液中含量较为丰富是油酸酰胺、甘油、硬脂酸、1-单棕榈碱、棕榈酸、1-单硬脂酸,以及一些含量较低的化合物丙酮酸、油酸、肉豆蔻酸和莽草酸等化合物。(7)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山药连作障碍是由化感物质和土壤有害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化感物质的积累,引起山药根系活力下降,光合能力减弱,防御酶活性升高,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增多,导致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而山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尚不能证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是导致山药连作障碍的原因。
其他文献
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cerasiforme)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是海南和广西等南方省(区)冬种北菜的主要蔬菜品种,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氮素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关键营养元素。生产实践中,农民过量施用氮肥现象突出,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产量品质下降、土壤板结、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影响。为此,本文首先研究樱桃番茄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养分需求规律;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然而由于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对水稻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有色稻作为一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水稻品种,近年来备受关注。我国过去60年农业生产中化肥投入量大且施用不合理,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低下并造成了土壤酸化、温室气体排放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等诸多问题。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是保持水稻高产和改善土壤质量
学位
无花果属于桑科榕属,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古代树种之一,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榕属植物都具有隐头花序,而无花果因为花托肥大,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可以作为栽培药物的来源之一。无花果分布于蔷薇十字花科植物的生殖生态位,对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并且在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花果未成熟果实、幼叶柄和木质化树干中的胶乳以多种器官依赖方式利用有毒蛋白质和代谢物保护植物,并且无花果也是最耐盐的
学位
木薯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其叶片富含蛋白质,将其有效利用可提高木薯副产物的附加值。本研究以木薯叶片为研究材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对木薯叶片蛋白质进行提取,通过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法确定3种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并对酶解所得多肽进行序列测定、功能预测及抗氧化功能、降血糖功能和降血压功能的验证。结果表明:1.木薯叶片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碱溶p H 11.0、提取时间2 h;酸沉p H
学位
本试验采取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试验方式,探究不同浓度的链霉菌30702对辣椒生长、产量品质、土壤环境的影响。盆栽实验设置了7个不同的菌浓度,分别为A1(0.012×10~6cfu/m L)、A25(0.3×10~6cfu/m L)、A50(0.6×10~6cfu/m L)、A100(1.2×10~6cfu/m L)、A200(2.4×10~6cfu/m L)、A400(4.8×10~6cfu/m L
学位
胡椒(Piper nigrum L.)作为重要的胡椒目胡椒科植物之一,其最早发现于印度,现已广泛种植于世界上多个热带地区。国际粮农组织(FAO)2019年度数据展示了,我国胡椒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五,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助力于我国乡村振兴、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香料产业。胡椒碱在胡椒中是重要的功能物质和品质指标,决定了胡椒独特的风味口感和药用价值。‘热引1号’(属于印
学位
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属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生产上,瓜农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突出,不仅影响产量与品质,同时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利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嫁接能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合适的砧木是成败的关键。因此,筛选冬瓜氮高效砧木,并弄清提高冬瓜氮效率的机理具有现实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选择了11种砧木材料,分析正
学位
香蕉(Musa spp.),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水果。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造成香蕉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对染色质结构的修饰参与了真核生物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热带4号生理小种(Foc tropical race 4,Foc TR4)
学位
沉香(agarwood)是沉香属(Aquilaria Lam.)或拟沉香属(Gyrinops Gaertn.)植物形成的含树脂木材,作为传统名贵香料和珍稀药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旺盛的需求和野生资源的濒危使得人工种植沉香树和寻求高效调控结香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沉香的形成是沉香树受到伤害等逆境胁迫后,抵御伤害的物质形成、积累、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沉香特征性成分的变化动态以及沉香的形成是否与矿质营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世界人民的主要口粮,养活了世界上约50%的人口。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结构恶化、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和生产效益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此外,随着环境恶化和人类膳食习惯的改变,各种慢性疾病逐年增加,人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越来越大,为社会和国家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水稻生产向高产、高效、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种植有色稻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