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次贷危机的迅速蔓延,提高银行效率和降低银行风险成为银行运营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提高银行效率是防范银行风险、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将资金由供给者转移给需求者,其效率的提高无疑对金融资源整体利用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银行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环境,提高银行效率是缓解竞争压力的有效手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风险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微观方面对银行效率进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就其本质来说,衡量的是银行在生产既定产出情况下实现成本最小化的有效程度或是既定投入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程度。本文从银行成本效率出发对银行效率进行评价。银行成本效率是评估在相同的经营环境、得到同样产出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成本接近最佳运营银行成本的程度。本文以X-效率理论和综合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利用DFA方法、风险调整的DFA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2001到2007年的成本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都比国有商业银行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其他几种方法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出风险因素的特性。这就在效率评价的过程中考虑到了风险因素,使得效率评价结果更全面体现出银行的综合水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银行效率、改善信贷决策问题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