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生物传感器在临床、环境、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发展迅速。本论文从采用新型的电子媒介体和在电极表面电聚合电子媒介体对安培酶电极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聚乙烯缩丁醛作为载体将纳米颗粒和过氧化物酶固定在铂丝电极上,用合成的Co(bpy)3(ClO4)3或天青I放入测试底液中作为电子媒介体,制得了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研究了酶电极对过氧化氢的检测电位、检测介质的浓度、pH和温度对传感器响应性能的影响。在初步优化后的制备和测定条件下,制得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分别在1×10-5~1×10-2M和2.0×10-6~6.0×10-3M浓度范围内电极响应与过氧化氢浓度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分别为5×10-6M和8.0×10-7M(S/N=3)。研究结果还表明此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稳定、抗干扰的性能。 2.研究了亚甲蓝和中性红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在基础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聚合进行化学修饰的行为和性能。分别利用聚乙烯缩丁醛和Nafion将纳米金颗粒和葡萄糖氧化酶包埋在用亚甲蓝和中性红修饰过的电极表面制得两种新型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在合适的制备和测定条件下,两类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与葡萄糖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6~3×10-3M和1×10-5~1.2×10-3M。研究表明有纳米金颗粒的传感器具有更好的线性响应。 3.采用交联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纳米金固定在基础电极表面,并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此种传感器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电子传递反应的优点,以及它对过氧化氢的特异性催化能力,构造出一种新型的非介体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此生物传感器在3.50×10-7~5.87×10-3M范围内对过氧化氢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下限为1.05×10-7M(S/N=3)。因此以其为固定化载体制备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