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BuMA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中远期临床随访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国产BuMA支架在“真实世界”中对于冠心病治疗的中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心脏中心置入BuMA支架的冠心病患者484例:  ①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340例和糖尿病组144例。  ②按年龄分为老年组146例和非老年组338例。  PCI术后随访24个月,主要观察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源性死亡、和靶病变重建(TLR)包括PCI和冠脉搭桥术。次要终点:患者支架植入术后24月支架内血栓发生率。  结果:  共入组484位患者,640处病变置入BuMA支架722枚,平均1.49枚/人。随访期间,484例患者15例失访,随访率为96.9%。24个月累积发生心源性死亡0.85%,心肌梗死1.92%,靶血管重建3.20%,MACEs7.25%,支架内血栓事件0.43%。  ①按糖尿病分组: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24个月非致死性MI、心源性死亡、TLR、MACEs、ST的发生率分别为2.16%vs1.82%(P=0.728)、0.72%vs0.91%(P=1.000)、3.60%vs3.03%(P=0.975)、7.19%vs7.27%(P=0.976)、1.44%vs0%(P=0.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②按年龄分组:非老年组(<65岁)与老年组(≥65岁)24个月非致死性MI、心源性死亡、TLR、MACEs、ST的发生率分别为2.16%vs1.82%(P=0.728)、0.72%vs0.91%(P=1.000)、3.60%vs3.03%(P=0.975)、7.19%vs7.27%(P=0.976)、1.44%vs0%(P=0.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BuMA支架在冠心病“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其中远期MACEs及ST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BuMA支架对一些高危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和老年患者亦为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气管组织工程技术是近年来气管替代研究的热点,其研究主要包括细胞外基质(生物材料)、种子细胞、再血管化和上皮再生等方面,其中上皮再生是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要构
目的:探讨仪器总增益、探头频率和扫查深度对射频超声局部组织定征参数分析法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EsaoteTechnosMP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与射频超声局部组织定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