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上突破和延伸。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不是客体性或主体性的,而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并把存在理解成自我和世界的共在。 从文学的存在本身出发来研究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主体间的共同活动。这样,文学意义生成就不同于古代从客体方面、近代从主体方面进行寻求,而是把世界和人当作另一个主体,是主体和主体对话的结果。 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的理论研究,为文学理论研究开启另一理论之维。可以帮助文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从而实现方法论的根本变革,即以体验、理解、阐释这一思路,来研究文学的意义生成。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面临着挑战。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junior
期刊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时间之长在当代文坛堪称少有.本文谨以贾平凹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特征为研究内容,试图通过科学的分析对贾平
该文重点探讨了鲁迅和卡夫卡文学创作上的契合与差异.鲁迅与卡夫卡的思想与创作有着共同的精神渊源--存在主义.对鲁迅和卡夫卡来说,存在主义首先是一种生存体验:生活的时代的
于德北1984年开始小小说创作,2007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其代表作《杭州路10号》曾达到一种经典写作的高度。他的小小说展示普通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描述了成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