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中国和巴西的比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5518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与贸易增长的环境效应是个长盛不衰的研究命题,中国最近3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把这个问题推到一个非常紧迫的境地。然而与中国的严峻形势不同,同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巴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以碳排放量为标志的环境负效应并不甚明显,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引人注目,可谓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案例。何以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贸易增长与环境的双赢?何以我国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招致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巴西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下一步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诸此问题,都值得予以探讨。本文主旨,就在于借助比较研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全文以对两国经济贸易的环境效应的描述性分析为起点,首先揭示了两国在经济-贸易规模增长上的相似性与结构上的差异性,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上述差异与两国环境负效应(以碳排放为基本指标)差异的联系。其中实证部分采用了1984-2011年的统计数据,基于VEC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贸依存度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研究得出四个主要结果:(1)中巴两国的经济-环境关系都具有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特征,但是巴西的拐点将早于中国到达;(2)巴西的贸易隐含碳余额为负,且外贸依存度与碳排放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贸易将有助于改善巴西的碳排放,而中国的贸易隐含碳余额为正,且外贸依存度与碳排放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贸易将使中国的碳排放情况恶化;(3)降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短期内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4)增加清洁能源消费,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基于比较研究,本文就我国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根据贸易结构调整商品贸易开放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鼓励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引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实行有环境管理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污染过度排放的监管与惩罚力度。
其他文献
生物无机化学是化学生物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门核心课程,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最新的一些教学理念,强调以医学院校特色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
如今社会生产所追求的就是效率和利润,各行业都希望通过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提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数控加工也是如此,本文讨论的是数控加工中如何合理使用
本文以10kV箱变为例,主要研究了箱变智能采集终端的设计方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设备运维和巡检提供参考。
本篇文章简要分析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和管理方法。
精细化和理性化设计已成为城乡规划设计的趋势,大数据分析技术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量化分析能力的重要构成和体现。城市大数据主要包括环境大数据和行为大数据。按照研究尺度,
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电液伺服减振器测试平台,以xPC Target为控制原型,建立了测试系统仿真模型,同时给出系统软硬件设计,以三挡阻尼可调汽车减振器为测试对象,完成了示功实验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B阶段患者病情的筛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107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指南分为A、B、C、D四个阶段,
随着现代社会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日常生活、企业生产运营和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都越来越高,其所具备的高效便捷的管理系统和操作方式等在
介绍了FK-2飞行实时监控系统中地面站与机载设备的通信问题、地面站实时接收并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地面站计算机网络间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问题。详细阐述了通信中的时隙分配、
本文设计的实验室远程遥控门智能控制系统对传统门锁进行改进,装入智能芯片,以上位机进行远程控制,可根据实验室课程安排自动开关门并进行监控,更具实用性和智能性,并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