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FET生物传感器电流模式读出电路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电子学是生物医学、电子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是本世纪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以离子敏场效应管(ISFET)生物传感器电流模式读出电路的研究为核心,就ISFET器件的建模与仿真、读出电路设计、ISFET器件与读出电路的集成化版图设计、以及ISFET传感器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论述了ISFET生物传感器的重要地位、发展现状和应用等。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ISFET生物传感器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解决思路。文章研究了ISFET器件的工作机理,提出了基于通用器件的ISFET行为级宏模型;在分析ISFET电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电流模式读出电路;用作者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设计了集成化的ISFET传感器系统版图。最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ISFET生物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ISFET的SPICE行为级宏模型。传统使用的SPICE-2G中的Bio-SPICE模型不便于修改和使用,且不兼容于SPICE的所有版本。本文分析和比较了ISFET器件与MOSFET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研究了Ta2O5敏感膜的敏感特性,结合新加坡特许(Chartered)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提供的3.3V、0.35μm、双层栅四层金属的标准CMOS工艺提出了基于MOSFET的ISFET行为级SPICE仿真模型。该模型解决了ISFET器件仿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2)提出了具有低电压、低功耗特点的ISFET生物传感器电流模式读出电路。目前报道的ISFET读出电路主要是电压模式电路,和电流模式电路相比,电压模式电路在电压和功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分析了ISFET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研究了ISFET读出电路的工作原理,结合电流模式电路的特点提出了差分对型和桥型两种新型的ISFET电流模式读出电路。用HSPICE软件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和传统形式的电路相比,所提出的电路具有低电压、低功耗的突出优点,适用于生物医学遥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3)对ISFET传感器的集成化进行了研究,设计了ISFET器件与读出电路相集成的版图,在很大程度提高了ISFET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度、缩小了体积,有较高的实际意义。提出的基于ISFET阵列的无线电子胶囊系统符合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需要,丰富了ISFET的应用,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人工电介质结构是在自然界存在的电介质中人为掺杂金属颗粒,改变其电磁特性,进而形成满足特定需要的一类人工介质。人工电介质有很长的历史,其研究及实际工程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60年代,旨在为透镜天线提供更轻巧的天线罩。由于体积原因和制作工艺复杂,这些早期的人工电介质应用范围有限。近年来,人工电介质更多地用于改变介质材料的特性,例如通过加入金属导带阵列来增加人工电介质的有效介电常数。基片集成人工介质
随着因特网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节点的隐私成为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但目前的多级安全访问控制模型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在通信双方身份透明的前提下进行不同安全
扩频通信以其优越的抗干扰能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但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扩频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的高速率、强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为了提高扩频系
作为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掌纹识别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掌纹识别技术利用人手掌上的掌纹特征信息来识别人的身份。由于掌纹具有信息丰富、唯一性、稳定性和
白色风波过后,“菜篮子”走进了千家万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工程”,也始终被各级政府列为重中之重.如今,我国食品供应越来越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已装得满满当当,老百
无线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由于跳频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多址组网、抗衰落性以及易兼容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战术通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手段。不少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接入技术层出不穷,从GSM、WiFi、到WCDMA甚至WiMAX,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接入方式和服务。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将致力于
随着无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更快的数据传输和更大的数据量。但是无线直接数据传输存在衰落严重和覆盖范围小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通信
本研究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制造业生产工艺变更频繁、车间物流及环境复杂、现场数据较难采集的特点,采用RFID技术、433M无线通信为硬件平台,结合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设计开发的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无线网络中存在节点易于移动、信道质量差等特点,数据包在无线网络传输中容易发生丢包或误码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