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政治架构中,省部级官员位高权重,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一群体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与挑战,高压、持续反腐行动下,省部级官员落马的背后牵扯出一个又一个的商人,上演着一幕幕政商勾结与权钱交易。这一群体与企业商人进行权钱交易、政商勾结所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十八大以来70位省部级官员为研究对象,在寻租理论和利益冲突管理理论的框架下,以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为基点,揭示我国政商关系存在的腐败隐患,并进一步分析政商关系失范的原因,旨在探索清廉政商关系的构建。我国政商关系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复杂化。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政商关系相对简单;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出现了政商合作与合谋交织的局面;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目前又出现了政商背离的极端现象。基于70位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的分析,发现政商问题主要出现在工程承揽和项目开发领域、土地与开发用地领域、项目审批领域以及企业经营方面。而这些案例中,潜藏着政商关系的腐败隐患,包括官员寻租创租、官员代表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问题、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以及官商畸形交往和利益同盟。针对政商关系出现的问题,构建清廉政商关系迫在眉睫,具体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加强利益冲突管理;进一步防治寻租性腐败;完善权力制约相关制度;引导企业合理定位在政商关系中的角色;最后通过拓宽政商沟通的渠道与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来营造清廉政商关系的氛围。构建清廉政商关系,既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内在需要,还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