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文集的编纂及体例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关于扬雄思想、作品的讨论成果斐然,但扬雄文集的研究却鲜有专文讨论。扬雄涉猎经史,著述弘富,加之历史上的扬雄文集属于他编,各本在篇卷目次,文字内容等方面并不统一,因此其文集的编撰和流传极具复杂性,而扬雄文集作为《四库全书》唯一收录的西汉别集,又倍增其特殊性。事实上,扬雄文集的流变过程不仅体现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更反映了多数先唐文集特别是汉魏文集在编撰和流传方面的共同之处。论文以扬雄文集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考论了扬雄文集的编撰及其体例问题,并通过历代总集、类书、古注等载录扬雄作品的异文比对考论明清各辑本的文献来源。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章考论扬雄文集编撰和流传的相关问题。扬雄文集经历了从单篇流传、文类合编到最终结集的过程,具有先唐别集编撰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通过分析文献,可推测扬雄文集可能最早结集于东汉末至魏晋期间,但该本在唐末己佚。此后扬雄文集屡辑屡佚,现存主要为汪士贤本、郑朴本、张燮本、张溥本、严可均本这五种明清辑本。时代思潮、辑佚家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历代扬雄文集的编撰。
  第二章探究扬雄文集明清辑本的体例问题。由于学术背景不同,明清辑本在篇目和卷数方面均有差异。明代辑本在收录扬雄作品时多是“选而录之”,清代严可均辑本则是“总而集之”,但五种辑佚本在体例上实有所因袭。郑朴本作为明代收录扬雄文章最多的辑本,严可均本参考该本并有所突破。
  第三章通过部分扬雄作品的异文对比探究明清辑本的文献来源。明清辑本的扬雄作品多辑自《汉书》《文选》《古文苑》以及其它总集、类书、古注,文字常常互有异同,各本所遵录的标准也略有差异。一般而言,明清辑本文献主要辑自总集,总集未载的则辑自《汉书》。但张燮本、严可均本较为特殊,张燮本多选自《汉书》,严可均本选录门径则更为宽广。
  余论总结全文,在肯定明清辑本对扬雄文集编撰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严可均本的按语和文献来源尚有许多亟需考辨的地方,并由此探讨了重编扬雄文集的几个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大多数西欧国家已经确立。与此同时,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被全面描述出来,并在随后的具体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9世纪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内部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国家占据了牢固的统治地位。各种垄断组织取代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各种非唯物史观思想相继出现,资产阶
学位
随着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不断发生,以及当代大学生出现的价值迷茫和幸福感降低的状态不断存在,人们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生命教育应运而生。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以及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状况的基础上来分析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众多因素,最后提出在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从课题的提出背景及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
学位
王晋康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科幻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科幻创作中加入哲理思考,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深度和人文内涵,被誉为“中国科幻的思想者”。  工程师出身的王晋康,是传统的“硬科幻”作家,他深知科技的巨大冲击力,积极关注前沿科技,并以之为跳板思考未来科技带来的影响,他指出技术在提升人类生活效率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王晋康的科幻创作并不只停留在科普写作层面,他的科幻小说不是罗列先
学位
近年来,随着国际“汉语热”的潮流,各国友人对汉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作为学习最基本介质的汉语教材的选用至关重要,教材能否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是其关键所在。  笔者作为一名俄罗斯留学生,通过多年的汉语学习实践,发现留学生们对汉语教材练习题缺乏兴趣,究其根源,是我们的教材练习题缺乏趣味性。本文对俄罗斯出版的汉语口语教材《初级汉语口语》(Ivchenko,Yanchinov.,2007)、《初级汉语口语》(
王筠,清代文字学大家,着述等身,有《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等代表作。国图藏《许学札记》稿本,自题“安邱王筠菉友未成稿”,是从未刊行的新材料。《札记》与《释例》体例、内容相似,实为《释例》的初稿。本文拟以国图本《许学札记》为研究对象,将其与《说文释例》的相关篇章作一对比,研究从以下五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回顾王筠思想的研究现状,介绍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学界多探讨王筠整体思想、单个
学位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在其近八十载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冰心的创作发轫于19世纪20年代初,到了三四十年代,经过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战争的洗礼开始实现成熟转型,到建国后的贴合时代的发声。以往学术界对于冰心小说的特质研究主要集中在“阴柔”、“委婉”等方面,对其“爱的哲学”进行缠绵式“柔”向深入解析。相对而言,冰心小说中的“刚”性特质却很少能入研究者们的法眼。即使
学位
自1998年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表至今,网络小说的写作内容和创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纸质小说差异较大。网络小说的创作受到市场和读者的双重影响,网络小说创作者逐步在创作中采用一系列技术套路来控制故事走向,使网络小说创作呈现出工厂式生产的特点。本文从网络小说创作中运用的技术模式出发,结合现阶段虚构小说文本的写作策略分析,力求走进网络小说的生产现场。以网络玄幻小说创作模式分析为例,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