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铰区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柱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体系,其柱的变形性能决定着整个结构的变形能力。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具有具有高强度、高延性、拉伸应变硬化和抗损伤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及抗震性能,本文将FRC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柱的塑性铰区,柱的其余部位仍采用普通混凝土。对FRC柱及其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进行研究,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方法对FRC柱进行研究。首先做了9根FRC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然后采用OpenSees软件进行模拟。基于试验数据以及模拟所得的参数,根据截面力的平衡方程和截面变形的平截面假定,推导出塑性铰区采用FRC柱在不同极限状态时的曲率。根据柱的曲率分布规律,沿柱高积分得到弯曲变形所引起的柱顶水平位移;采用Sezen模型,根据已求得的曲率,推导出由柱底纵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所引起的柱顶水平位移;考虑了柱剪切变形引起的柱顶水平位移。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开裂、屈服、峰值荷载和极限状态时的位移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对柱塑性铰区采用FRC的框架结构,利用Perform 3D和SAP 2000两种软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对两种软件的同一算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别分析柱塑性铰区采用FRC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结果表明,柱塑性铰区采用FRC框架结构,承载能力可提高30%-40%,屈服位移和峰值荷载对应位移均有所提高,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下降段缓慢。
其他文献
絮凝过程是给水处理工艺中应用最普遍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流程的运行工况、最终出水质量和成本费用,因而成为环境工程中重要的科技研究开发领域。2006年
在建设中,要贯彻“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还要兼顾节能的迫切要求,复合型空心砌块必将受到大力地推广和应用。本文对一种节能效果很好的新型复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钢管混凝土拱桥以其材料力学性能良好、结构型式合理和便于施工的优点,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量及跨径不断增大。然而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中设计者较少考虑其
近年来,实心粘土砖由于毁坏大量农田逐步被禁止使用,新型结构、新型材料的开发显得尤为迫切。石膏板由于其具有环保、隔声、保温、适于居住等优点倍受青睐。特别是防水玻璃纤维
随着开敞式码头、跨海大桥、海洋石油平台的建设,在港口及海洋桩基工程领域中,在受地震、波浪、强风和船舶作用的结构物的设计中,桩基的水平承载作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
桥梁等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是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地震中桥梁的破坏将导致交通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震后救灾工作。因此,对桥梁采取合理、有效的抗震对策,保证
混凝土构件采用碳纤维约束后,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同时碳纤维还具有较好的力电特性,即碳纤维的电阻变化与碳纤维自身断裂程度密切相关,通过监测碳纤维的
索膜结构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利用柔性拉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面张紧获得预应力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和承受外荷载能力的
混用钢号蜂窝梁是指依据受力状态和破坏模式,翼缘和腹板采用不同强度等级钢材组合而成的蜂窝梁,不同强度等级钢材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其自身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能够降低
针对型钢加固混凝土组合梁在加固工程中应用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两根型钢加固混凝土组合梁模型试件,并对其进行试验。主要研究型钢加固混凝土组合梁在正、负弯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