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钴矿热电材料服役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是热电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因太阳光光照强度日夜交替而周期变化的环境中工作,由此产生的循环热载荷和循环机械载荷不仅会导致热电材料热电性能的下降,而且会严重影响热电材料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有甚者还会引起热电材料失效而不能继续工作。因此,开发高效热电发电系统不仅要求用来制备热电器件的热电材料具有优越的热电转换性能,而且要求热电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具备稳定可靠的力学性能。研究热电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服役环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开发高效热电发电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大规模分子动力学并行模拟器LAMMPS研究了方钴矿热电材料CoSb3单晶块体和单晶薄膜的拉伸力学性能及服役环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CoSb3晶体模型,选取Morse势函数描述热电材料原子间相互作用,模拟了CoSb3单晶块体和单晶薄膜的拉伸过程,并模拟了不同拉伸应变率和工作温度下纳米晶体的拉伸问题,得出了其应力应变曲线关系,分析了应变率和工作温度对热电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2、进行了循环热荷载作用下的COSb3单晶块体和单晶薄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拉伸压缩循环机械荷载作用下CoSb3单晶块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服役环境下循环荷载对热电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3、在CoSb3晶体模型中删除一定数量的Sb原子,从而引入原子空位,模拟了不同的空位浓度的CoSb3单晶块体和单晶薄膜的拉伸问题,对比研究了有无空位及不同空位浓度对热电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项目通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保护的设计,采用了快速保护的方向比较原理,实现了配电终端保护快速动作切除故障,可靠性高,同时与配电子站相配合,作到了配电线路的全线保护相适应,在
载荷识别问题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火箭、导弹等飞行器向着体积更大、速度更快的方向发展,出于对结构安全及结构优化的考虑,需要对飞行载
本文在线弹性力学范畴内,采用SH波散射的“镜像叠加”思想,利用复变函数和多级坐标方法研究了直角平面区域出平面问题的Green函数解;利用Green函数方法与界面“契合”技术研究了
由于严峻的飞行环境和特殊的飞行任务,与普通飞机相比,航天飞行器结构的热防护系统的性能要求高,其设计极为重要。本文对航天结构的蜂窝夹芯热防护系统进行了热分析和结构优
随着我国的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电缆隧道成为了大中城市电力输送的主力军,承担着城市内的电力输送重任。为了保证电缆隧道中各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常规的做法是利用人工对电缆隧道进行定期巡检,但是随着电缆隧道规模逐渐变大,人工巡检方式负荷极大,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智能巡检方式应运而生,如: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架空线路巡检无人机等。由于电缆隧道环境比较特殊,所以针对电缆隧道的智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得可再生资源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是一种十分清洁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日益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简称CBDFG)有着无刷化和可实现变速恒频发电的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及水力发电系统中,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围绕CBDFG的变速恒频发电系统的进行研究,首先对CBDFG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异步电机
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的力学环境非常恶劣,在发射阶段,受到多种准静态和动态载荷的作用,有可能导致结构失效。整星隔振系统能有效减小发射阶段卫星所承受的环境载荷,对提高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