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表面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合金是最常用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广泛被用于各行各业,然而由于其在大气或显酸性的水溶液中很容易被腐蚀,因此寻求高效合理的技术来防止铜合金腐蚀具有重要意义。自组装技术由于其制备过程简便,环保低成本等因素在金属表面制备保护膜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选用γ-氨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苯并三氮唑(BTA)以及实验室自制的N-烷基苯并三氮唑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分子膜。通过电化学测试(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法),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其单因素影响条件对耐蚀性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γ-氨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铜合金表面进行自组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PH=12,最佳水解温度30°C,最佳水解时间8 h,在每100ml溶液中γ-氨基三甲氧基硅烷3 ml,乙醇与去离子水比例为20:77,最佳浸涂时间为15 min,固化温度为100°C,最佳固化时间30min。通过考察单因素条件对硅烷膜耐蚀性能的影响可知,在最佳工艺条件范围内,浸涂时间对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最大。(2)通过接触角测量发现,γ-APS自组装膜的存在,使铜合金表面由原来亲水性的73°变成了疏水性的113°,从而起到了保护铜合金的效果。通过塔菲尔曲线以及交流阻抗法测试表明铜合金表面耐腐蚀性增大。对不同铜合金表面进行人工腐蚀,通过SEM观察发现存在组装分子膜的铜合金表面影响很小。(3)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对铜合金的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自组装溶液中,通过对比实验得出,自组装24 h的苯并三氮唑及N-烷基苯并三氮唑均对铜合金表面的缓蚀效率最好。在相同组装时间,自组装溶液浓度为50 mM时,苯并三氮唑及N-烷基苯并三氮唑对铜合金表面保护效率最大。通过对比三种单烷基有机物,发现烷基链越长,耐蚀性越好。
其他文献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NR)能催化核糖核苷酸还原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基因复制、变异和修复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其活性与癌细胞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由于其异常的代谢,导致其与正常细胞组织出现差异化。这给众多研究者提供了设计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材料或者前药的思路。其中由于肿瘤细胞代谢快,血管生成速度慢,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开始使用的古老金属之一,其中HSi80-3硅黄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热加工性,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硅黄铜连杆衬套是连接大功率柴油发动机上连
绣球菌是一种富含β-葡聚糖的药食两用菌,大量研究表明,绣球菌多糖在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具有优秀表现。虽然在日本,绣球菌多糖抗肿瘤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但至今为止,
克氏原螯虾肉质鲜美、蛋白含量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目前克氏原螯虾市场需求大、但是有关其营养与饲料研究少,因此本文从蛋白源和蛋脂比入手,旨在通过试验筛选出克氏原螯虾优质蛋白源、研究其适宜蛋脂比。从而完善克氏原螯虾营养需求研究,为开发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企业开发生产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提供科学依据。为筛选克氏原螯虾优质蛋白源,设置进口鱼粉、肉粉、虾粉、菜粕、豆粕、花生粕6种饲料原料,测定常规营养
本文是基于手机APP声音界面的分析研究,旨在寻找出最自然的交互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移动设备,所以针对手机的声音界面研究就必须要以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为第一导向,本文研究是依据“人性化”原则来进行声音界面的交互方式探索。声音界面就是利用人的听觉感官进行人与手机的操作,通过对声音界面的研究,发现与视觉界面的协作是让用户感到最自然、最舒适的交互方式。但这二者是如何引起
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作为有机光伏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玻璃、阳极缓冲层、活性层、阴极界面修饰层、金属
本文通过污泥电渗透脱水实验探究污泥水分含量与电导率、脱水速率与电流或电压之间的关系,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推导出恒电压模式下污泥电渗透脱水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水
2006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资产负债观纳入了我国所得税会计中,这不仅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更是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践运用中,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却成了滋养管理者利用私有信息进行盈余管理和税收规避的沃土,严重影响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保证资本市场健康有效的运行,注册会计师执行程序检查上市公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的反语自动识别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是否能根据有关反语的语言学理论,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区别性的特征,以及当这一系列特征用于训练模型,进行中文反语自动识别时,检验这一系列特征的有效性。为了达到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根据相关语言学理论设计出一系列语言学特征,其中包括基于模式的特征,情感特征,以及程度词特征。接着,从以往研究中选出常用的统计性特征,以此和语言学特征做出对比,同时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