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白话词汇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小说》是中国最早的专载小说期刊,它的语言以白话为主,通俗易懂,基本反映了清末时期的语言特点。对《新小说》的白话词汇进行研究,有重要语料参考价值。目前对《新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翻译、传媒和历史领域,从语言学角度切入研究的则比较少。本文首次尝试对《新小说》的白话词汇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学界对于《新小说》的研究现状和本文探究《新小说》白话词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新小说》白话新词研究。”对《新小说》中的白话新词进行了分类描写,以《汉语大词典》为对照,将白话新词分为《汉语大词典》已收录的新词、《汉语大词典》已收录但首引例证滞后的新词和《汉语大词典》中未收录的新词三类。在分类描写后,对《新小说》中白话新词特点进行分析。第二章“《新小说》同素逆序词研究”。对《新小说》中同素逆序词分别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统计BA式和AB-BA式同素逆序词的数量,从词性以及词义两方面与现代汉语相比较。第三章“《新小说》重叠词研究”。首先对“重叠词”形式进行界定,然后与“重叠形式”进行区分。接下来对《新小说》中的三类重叠词“AA式”、“ABB式”和“AABB式”进行分类描写,並讨论《新小说》中重叠词特点。第四章“《新小说》白话双音化程度研究”。清末民初最为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关键时期,双音节开始大量出现。但《新小说》作为过渡时期的早期刊物,单音节词仍然存在。本文截取《新小说》中一篇小说,对词汇进行定量分析,分别定量单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和多音节词语所占比例,了解各自分布情况。发现该时期单音节词主要以名词、动词和副词出现,双音节词语大量出现,双音化程度较高。第五章“《新小说》词汇羡余现象研究”。将《新小说》中出现的词汇羡余现象与现代汉语作对比,把词汇羡余现象分为三种类型:前词素羡余类、中间词素羡余类、后词素羡余类,并分别举例说明,以此来探讨词汇羡余现象的生成机制和产生动因。
其他文献
沾泥带土的番薯,是乡村最卑微低贱的作物。然而在那饥馑灾荒的年代,番薯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性命。它作的贡献绝不低于稻米。如今温饱有余,浪费甚足的我们,须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编者  番薯又称红薯、甘薯、红苔、白薯、地瓜。其之所以称番薯,大抵是因为它是“舶来品”之故。相传番薯最早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并非中国本土农作物。多少年来,由于这个舶来品易种易得,售价低廉,人们逐渐淡忘了它在异邦的珍贵和引种的风
摘 要 根据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现状,总结和分析VB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特点,利用加涅九段教学法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VBA程序设计基础 教学方法 加涅九段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VBA程序设计基础》是《Access数据库基础
英国畅销书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所著颇丰,在他塑造的众多独特人物形象中,尤以儿童形象最为引人注目。他从自身对社会情境的认识出发,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