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 : 65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及伴随的环境、能源等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优化城市居民出行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国内外众多大城市客运交通运输的主体或骨干,对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2008年底,全国已有10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成并运营,有8座城市已立项并正在建设,另有20座城市正在申报或筹备。预计到205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超过4500km,可以看到我国大规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时代已经来临。城市轨道交通占用地面空间小、节能环保等优势,不但可以疏解城市交通拥挤,而且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促成城市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其建设和运营投入巨大、可达性低等局限,客观上要求以审慎的原则规划和发展。线网布局规划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布局方案质量将制约线网规划成果的功能适用性、运营合理性和工程可行性。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与城市交通规划、系统分析及运筹学、图论和复杂网络等理论方法,在广泛总结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中的客流需求预测、单线布局形态、线网布局形态和布局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当前线网布局规划中的线路长度、环线布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论文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基于“情景分析”的客流需求预测方法和流程,可定性定量结合地建立并反馈目标预测环境,弥补超远期预测边界约束缺失,同时整合形成共同发展途径以保障客流预测目标实现。为提高预测基础数据质量,论文按照组团状城市核查线可围合成若干封闭区域的特点,依据极大熵原理,以核查区和路段总观测值与估算值差异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核查区的OD矩阵校核模型及算法。并用2008年西安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工作量、提高数据校核精度。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实际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功能、运营特征与线路布局形态关系的基础上,将轨道交通单线线路布局形态归纳为直线、环线和组合型三种结构类型,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特性和分类、功能特征和设置条件。以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社会总体效益最优化为目标,分别建立了直线和环线类线路长度优化模型,并用国内实际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正线的最优长度在14.5-37.0km,且与客流强度成反比。论文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方法,提出了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结构形态的四项复杂网络特征指标,并对典型的纯放射式、环形放射式和棋盘式线网的进行了试算和分析。同时,论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布局优化模型”及相应的遗传算法。
其他文献
21世纪在所有能源里面,蓄电池被认为是最绿色能源之一。目前一系列用动力铅酸蓄电池及与之配套的充电器的发展,还暂且不能满足其一些交通工具的要求,在一些理论和技术研究方
当前我国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但是群体性事件处于高发状态,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应对、处置、治理群体性事件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不少地方党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和新旧观念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凸显出来。作
初中美术的新课改实施以来,始终存在着“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问题,到2011年新课标修订,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课标修订引发了全国各地都启动新一轮美术教材的修订,而无论是
地理信息系统在车险、财险等保险业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发地定位、故障救援、查勘调度、事故处理、车辆修理、定损理赔都离不开GIS在诸多保险业务中的辅助决策。GIS在
脂肪沉积多少不仅关乎猪肉的适口性,而且关乎其是否有利于人体健康。然而动物脂肪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调控机制较为复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
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他们不仅为所在的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提高了他们
自从二十世纪内隐知识被提出以来,已有许多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研究,人们对内隐知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研究我国公务员的内隐知识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相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TAQ)、Fuld物品记忆测验 (FOM)、言语流畅性测验 (RVR)、积木测验 (BD)和数字广
随着国内城市越来越多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许多城市开始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空间需求是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战略目标和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对明确地下空间开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