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温度应力场仿真与分区界面性态分析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在大体积混凝土内掺入了粉煤灰,用来降低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在大坝工作中的热力学差异性,但由于常态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在材料组成、颗粒级配、施工工艺、养护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两者联合筑坝结构分区的自身特性及其界面接触性态是影响坝体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常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联合筑坝结构安全监控确定性模型,以实际温度计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联合筑坝结构施工期与运行期的温度应力场耦合仿真研究,并结合有限元界面接触理论,对分区界面的变形协调和基于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分区界面接触性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提出了反映联合筑坝结构运行状况的多时段多因素耦合物理场的确定性模型,充分考虑大坝结构的温度效应集、应力效应集和材料属性集随时间动态变化对联合筑坝结构工作性态的影响,基于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大坝三维结构耦合仿真计算模型。
  (2)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了联合筑坝结构在施工期的浇筑过程,将初始条件、动态边界条件、混凝土水化热和三期水管冷却等荷载施加到仿真模型上,以温度计监测值与计算值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值与3支温度计监测值在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平均绝对误差较小,分别为1.04℃、0.79℃、0.93℃,在后期温度场稳定后温度变化较小,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和可靠性。
  (3)基于温度场仿真模型,将温度场计算结果作为温度荷载耦合到联合筑坝结构应力场仿真模型中,基于界面接触有限元理论构建分区界面的应力场计算模型,对坝体分区材料的接触界面滑动位移和界面接触应力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联合筑坝结构界面接触性态开展了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为联合筑坝结构的安全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在河流海岸地区,护岸工程起着重要的防洪防浪作用。传统的混凝土护岸工程在起到保护后方陆域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弊端。为此,利用植物来削减波浪并提高岸坡稳定性、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的生态护岸措施近年来开始引入护岸工程。为了掌握波浪和生态护岸的相互作用规律,本文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建立了考虑颗粒运动和柔性植物变形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槽,对植物蜂巢生态护
胶结颗粒料作为胶结颗粒料坝的主要筑坝材料,随着胶结颗粒料坝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胶结颗粒料力学特性的研究刻不容缓。现阶段胶结颗粒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主要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进行,耗资巨大、试验周期较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便捷、试验周期短的数值模拟成为研究胶结颗粒料力学特性的有效工具。然而,胶结颗粒料的多相非均质性使得构建胶结颗粒料数值计算模型成为限制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广源胶结颗
学位
泥沙运动对港口航道淤积、河道侵蚀与淤积及海岸线侵蚀预测等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泥沙运动微观机理较复杂,以粗颗粒推移质泥沙为例,粗颗粒推移质运动受自身性质如颗粒粒径、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等影响大,为简化研究,常常将泥沙颗粒简化为2D形状球形颗粒,但是,天然泥沙形状各异,将3D复杂泥沙简化为2D球形颗粒,一方面颗粒受力系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天然泥沙3D不对称性被忽略,存在较大不足。因此,本文以大涡
随着中高水头、大中型水库枢纽的修建,在枢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水工闸门,已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闸门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关系到泄水与挡水的工作顺利进行,还关乎整个水利枢纽甚至下游流域的安全,因此对水工闸门的研究应不厌其深。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弧形闸门的振动问题,通过引入混沌理论,对弧形闸门面板和支臂的振动情况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对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小波阈
学位
在淤泥质和粉砂质海岸上建港的最大问题是港池和航道泥沙回淤。目前很多港口都存在泥沙回淤问题,治理起来费时费力。柔性挡沙幕由浮子、坠体和柔性幕身组成,其作为一种新型挡沙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挡沙效果明显等优点,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柔性挡沙幕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首先对挡沙幕幕身材料在不同水头和不同泥沙浓度情况下的挡沙和渗透特性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利用自主设计的
地下空开发利用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以及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目前,地下工程主要以地下轨道交通为主导,同时以地下综合管廊为代表的市政基础实施逐渐兴起,并达到建设高潮。  在市政排水建设中,盾构法和顶管施工法是两种主要的地下工程开挖方式,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二者都不需要开挖地表,减少对于城市
洪水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与日俱增,数值模拟作为洪水预测与防治的重要手段能准确识别洪水淹没风险,评估冲击作用下建筑物的防洪安全,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以减轻洪涝危害。本文围绕洪水演进精细化数值模拟,分别开展大坝泄洪过程、城市洪水演进、洪水冲击致建筑物变形数值模拟,旨在构建三维高精度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研究框架,高精度展现洪水对水工建筑物、城市环境及建筑物/群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大坝泄洪过
学位
嵌入式海洋工程结构处于复杂的海洋环境,因而该类结构及其周围的海洋土将直接或间接地承受由风、浪、流等导致的循环荷载的作用,这种循环荷载大多具有长期、持续和低频的特征。海洋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决定了嵌入其中的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复杂的荷载—位移响应,也对结构的承载力设计和维护带来诸多困难。目前针对嵌入式海洋工程结构循环承载性能的研究常局限于黏土,由于砂土更为复杂的应力—应变响应,针对砂土中嵌入式
水网的结构影响着流域水资源循环和水资源调节,解析流域水网格局、剖析流域水网结构,对实现流域水网一体化建设、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缓解区域内紧张的用水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海河流域地形地貌参数及河网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流域水网层次进行了划分,评价了海河流域河网结构连通性、纵向连通性、河链连接重要度及节点重要性,基于水利工程分布情况提出了定量描述单个挡水建筑物的阻隔效果及流
黄河下游灌区引水多采用明渠输水方式,随着社会发展,造型简单的明渠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在保证工程灌溉、输水等硬需求的基础上,其与周边植被、地形等组合的环境景观软需求正逐渐扩大。本文以牛角店景观输水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级阶梯输水明渠及景观并联管道中,水流的运动特性、水面线变化情况及泥沙沿程运动等问题。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  (1)采用k??紊流模型及混合模型,建立了多级阶梯输水明渠的水动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