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qq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储备资产大规模增加。长期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主要是由货物贸易顺差引起的。长期持续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主要是由直接投资顺差造成的。“双顺差”的积累使得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节节攀升。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就象一把双刃剑,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经济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长期持续的货物贸易顺差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得中国在进口支付、外债清偿、外汇市场干预等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成为货物贸易大国的同时,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在核电、高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已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然而,随着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外资大量流入,经常账户中的投资收益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对国际市场和对外资的依赖性也不断加大。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但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低,加之外汇占款已成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困难。伴随着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高发频发,使中国连续多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因此,努力探寻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找到实现平衡的路径和对策就显得非常必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选择了以加工贸易作为发展外贸的突破口,通过加工贸易使外资与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使得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中国在利用外资上选择了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并给外资以“超国民待遇”,使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和外贸出口的主导,使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扩大。内部失衡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储蓄率居高不下,加之金融的低效率使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以及国内消费率低更加剧了中国的“双顺差”。此外,人民币汇率、利率、GDP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以及相关的政府调控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中国国际收支实现平衡的基本路径和对策措施在于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并通过改革、转型、创新找到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改善收入分配,提高金融效率,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步伐,并对现有的经常项目管理政策、资本项目管理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其他文献
文章总结了非开挖铺设排水管道技术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并介绍了根据实际地质、机械设备情况,通过应用非开挖铺设管道技术,使得工程得以克服难点顺利进行的实例。
自邮储银行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大客户、尤其是优质高端客户的金融脱媒化已经非常明显。中小企业目标市场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必
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教师则是振兴教育的希望。随着我国“教育民生、教育公平”的推进与发展,社会和教育学界逐渐把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有关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建筑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知识在建筑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构建了建筑企业内部
本文基于数字档案馆“馆室一体化”和“馆际一体化”两个核心展开讨论与研究,阐述了两者在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等方面的异同与联系。其中,前者的重点在于
对于我国参保人员来说,养老保险基金是其“保命钱”,是构成养老保险机制的物质前提,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其安全性影响着参保人员的利益,是国民关注的重大民生
语言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始于两千多年以前,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任意性”和“理据性”一直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讨论的重要论题之一。这两者之间的争论也是“唯名论”与“唯实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高速公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虽然近年的交通事故率有所下降,但是交通事故数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不良天气下交通事故多发,且更易发生重大或者特大交通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有SLS、SLM、SLA、3DP等多种技术方法,各种技术方法打印的材料、效率、精度、成本各不相同,分别用于产品概念设计、原型制作、产品评审、功能验证,以及直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成员,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并且能引起致命的脑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病毒编码五种蛋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