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兵团农牧团场居民饮用水的现状,分析影响水质合格率的因素,为兵团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改水改厕规划,提高饮用水水质量,保障饮水安全等方面提供依据和合理化建议。方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3个师中按照分层、二阶段、随机的方式抽取监测点334个,对饮用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共14项。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0软件包,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334份水样中水源类型属于地下水的占85.62%,属于地面水的占14.38%;属于集中式供水的占73.96%,属于分散式供水的占26.04%。2.感官性状学指标总体合格情况较好,色度合格率达99.70%;一般化学指标中PH值、锰、耗氧量、铁、氯化物的合格率较高;毒理学指标中硝酸盐氮和砷的合格率较高而氟化物的合格率较低,只有85.03%;细菌学指标中大肠菌群数合格率低(49.40%),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86.23%。3.兵团饮用水的总体合格率为32.34%,东疆、地面水、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较低。4.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为48.80%,水源类型、处理方式、是否国债水厂是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结论:1.兵团农牧型团场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比较低,大肠菌群合格率明显低可能与水源的选择不当和水质的处理不完善有关。氟化物超标是第二因素,可能与新疆的高氟地质有关。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说明集中式供水汲取的水源水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后,水质要明显优于没有相应处理工艺的分散式供水的饮用水。2.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选择及卫生防护,改善水质处理技术;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供水方式和采用地下水源是水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应进一步推广集中式供水,还应加强饮水消毒及定期的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