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的社会文化解释——兼析'京派'的观念与史实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辨的文学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各自从诸如审美的、阶级的、地域的、文化的等不同的的视角去认识京派,结果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京派观念.透过这些歧出的京派观念,我们可以发现其自由主义文艺观的精神实质,并进而识辨出一大堆的京派文学史实.再把京派史实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广阔背景上,利用相关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一番细致的考察,我们发现:既是土壤又是原型的乡土社会构成他们的深层心理背景,具有生命本体意义的自由是其言行的形而上的终极标准,而作为社会通约的民族主义始终是他们不言而喻的业神底线;自由主义理念和学院围墙则规约着他们走上美学函溺的道路.
其他文献
言意之辩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项重要命题.该文试图吸收前人有关言意之辩的研究成果,对这一命题加以深入剖析并透过这一特定视角审视中国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传统.言意之辩在其逻
该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涵义出发,在简要回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典型女性主义批评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女性主
2014年9月11日至21日,法国巴黎大皇宫的辉煌穹顶下,举办了一场璀璨奢华的视觉盛宴——巴黎古董双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  巴黎古董双年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汇聚了世界各地著名古董、艺术和高级珠宝的顶级艺术展。今年展出的高级珠宝(Haute Joaillerie)品牌数量从2012年的11个增加到14个,宝格丽(Bulgari)、卡地亚(C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从具有现代品格和现代意蕴的"人性"角度,潜心于人生之"常",审视当时纷乱的现实人生,在文坛上格外引人注目.今天即便仅从道德反思,从净化世人心灵和
该论文试图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政治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小说与非小说之间、文化与文学之间这样几组关系出发,辩证持平地看待王蒙、王蒙作品以及有关争议.
作者研究了"拿"字的起源并探索了其用法的演变.一般认为,"拿"字出现于元代,处置义的用法出现于明代.作者以实例证明元代已产生,将其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分析元明清时期处
河南伊川人,自2005年入京求学至今,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首都师范大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艺术硕士、中国国际交流书画院副秘书长兼展览部主任、《中国书画博览》杂志副主编、河北美院特聘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成员、五号线书法群体成员。  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二届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