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解走向法制化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同时也是矛盾多发、频发的时期,纠纷主体越来越多元,纠纷内容越来越广泛,纠纷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趋向激烈化,团体化。然而与此相对应的纠纷解决机制却相对滞后,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应对复杂性,群体性,突发性的纠纷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探索更加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对化解社会矛盾,调整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在此背景下,“大调解”机制应运而生。自“大调解”制度诞生以来,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大多结合某一地区的实践分析经验,指出不足,这种探讨对于丰富“大调解”机制的研究,总结经验有着理论上的重要意义。但是比较学者们的观点,既没有对大调解机制的概念、性质等进行清晰、科学的界定,也没有与其他调解方式加以区分,对“大调解”机制较少直接提出立法建议,没有从促进立法的角度提出如何具体构建。结合地区实践探讨有利于保持实践性和可行性,但是如果只在这个层次探讨,则不利于全国的推广和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对“大调解”机制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并提出具体构建的方法,力图促进立法,合理配置调解资源,化解纠纷。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应然角度对“大调解”进行法理分析。首先明确了“大调解”机制的概念,其次明确了“大调解”的性质是纠纷解决方式。最后分析了“大调解”机制与其他调解方式的区别,论证了“大调解”机制存在的意义。第二部分从实然角度结合福建省龙海市、松溪县的实践,总结、探讨了龙海、松溪地区“大调解”实践的可供借鉴之处,并分析其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制定统一的《调解法》或类似法律的建议,指出立法的目标首先在于化解纠纷。第三部分从机构建设、制度建设、调解协议的效力与保障等层面具体阐述如何构建“大调解”机制,以期为统一的立法提供思路和借鉴,实现“大调解”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基于状态的类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儿童绘画虽不具备写实的功力,但其表现内容妙趣横生,创作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用色大胆。在儿童稚拙的笔触下,更多展现的是儿童的天真无邪、童真童趣。过往,有很多艺术家借
该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与叶结点数之间的关系。其一,通过归纳找到总结点数的奇偶性与度为1的结点个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导出总结点数与叶结点数的关系;其二,由
颅底骨折的类型较规范,但仅在斜坡处发生一孤立性骨折尚未见有报告。本文就1例斜坡骨折与局部相关解剖因素进行形成原因分析,供同道们在工作中参考。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膈肌增厚和活动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54例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进行研究。SBT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膈肌活
本研究以山东诚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扩建工程为研究案例,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设计、施工工艺及保证质量的组织技术措施。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来说,要把抽象的法治理念与现实的行政管理相结合,必须积极调
报纸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养老问题的严峻,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居家养老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996—2000年10月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的肺间质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病
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能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力是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