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快速启动与工程控制对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由于其清洁、高效等突出的优点而在能源界倍受青睐,生物制氢技术具有不消耗矿物资源和低成本等许多优点,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技术。在生物制氢技术中,发酵法生物制氢因其稳定性好、产氢能力高而优于光合法生物制氢,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酵法生物制氢中常见的发酵类型包括:丁酸型发酵、丙酸型发酵和乙醇型发酵。乙醇型发酵以乙醇和乙酸为主要末端发酵产物,产气量和氢气含量都高于其他产酸发酵类型,而且其运行稳定性比较高,所以乙醇型发酵是发酵法生物制氢的最佳发酵类型。 本文通过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的运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发酵生物制氢法最佳发酵类型—乙醇型发酵的快速启动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适宜的工程控制参数进行了探讨,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研究结果证明,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可以容积负荷控制为主,以pH值监测和调节为辅助的手段能够获得预期的目的发酵类型。当启动初期的容积负荷控制为5kgCOD/m3·d左右时,系统启动初期的pH值一般维持在5.0~5.5之间,此时往往容易形成丁酸型发酵;将启动初期的容积负荷控制在10~12kgCOD/m3·d的范围内,启动后反应系统的pH值能够迅速下降到4.0~5.0之间,这时更容易形成乙醇型发酵。生物制氢发应器启动初期的有机负荷不易过高,否则会造成反应系统的“过酸状态”,导致反应器启动过程的失败。 本文在多次启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机废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为接种种泥,模型反应器在启动后20天即形成了稳定的乙醇型发酵,实现了生物制氢法乙醇型发酵的快速启动,反应器的控制条件为:污泥接种量9.01gVSS/L,VSS/SS87.5%,HRT=10h,进水COD浓度为2000mg/L,污泥负荷为0.533kgCOD/kgVSS·d,pH值5.5~7.0,温度35±1℃。 在工业化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中,以好氧活性污泥为种泥时,在种泥接种量为21.25gMLVSS/L,35±1℃,HRT11h,进水COD浓度平均为6900mg/L,污泥负荷为0.483kgCOD/kgVSS·d的条件下启动,经过16天的运行即可形成具有较高产氢能力和运行稳定性的乙醇型发酵。这一结果与实验室小试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污泥驯化结束时,反应器的产气量和产氢量分别达到601m3/d和322m3/d左右,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比产氢率平均达到4.18m3/m3·d;对底物(总糖计)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氢气转化率平均为89.91%,微生物的比产氢量平均为0.55m3/kgMLVSS·d。
其他文献
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价格低廉、易于成型加工、产品综合性能优异等特点。但它最大的缺点是冲击性能差,低温易脆断,限制了聚丙烯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采用无机刚性
随着人们对土壤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认识地不断深入,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措施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是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乐舞是我国传统艺术中较具代表性的存在样式.随着传统社会的瓦解与新的文化传统的重构,乐舞的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对乐舞内涵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办学状况的
家庭对个体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首要之地.为了应对院舍养育以及家庭寄养的不足,“类家庭”应运而生;但在类家庭中默默养护、默默付出自己爱心的“类家
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和磷酸钒锂(Li3V2(PO4)3)因其循环性能良好,结构稳定,可逆容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但是这两种材料都有着锂离子扩散系数低和电导率低的缺点,还需要通过改进合成方法,掺杂改性等不断的提高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通过以生物模板-酵母来合成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利用高温固相法,水热法合成了LiFePO4/Li3V2(PO
针对传统Fe3O4磁流体饱和磁化强度低、沉降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超细Fe粉与纳米Fe3O4颗粒混合制备纳米磁流体的思路,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蒸发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超细
当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海外汉语热催生了海量的中文学习市场,为国际中文教育创造了巨大契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线中文教学应运而生并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