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gs粒子衰变过程CP破坏现象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SM)描述了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标准模型的众多理论预言不断被高能物理实验所证实。2012年人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了在标准模型中起关键作用的Higgs粒子,使得标准模型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规范理论。但目前实验上并没有确定标准模型Higgs粒子的电荷共轭宇称对称性(CP)。本文通过研究Higgs粒子到τ-τ+的衰变过程并利用不同CP本征态的混合角φ(本文将简称CP混合角φ)来确定Higgs粒子的CP性质,CP混合角φ反映了不同程度的CP破坏。该项研究有助于精确研究Higgs粒子的CP性质,并为寻找能够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提供参考方法,因此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本文考虑Higgs粒子的四体末态衰变H→τ-+τ+→a+b-+vτ+v-τ(a、b表示π或ρ),利用次级衰变τ→πvr、τ→ρvr中τ、π和ρ的动量构建了九种可观测量。采取了两种数值分布形式来描述即:微分衰变宽度随可观测量变化的分布和不对称性(Asymmetry)随CP混合角φ变化的分布。利用高能物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第一种分布形式时可观测量φcp对于不同程度CP破坏的区分性最好。2,不对称性(Asymmetry)随CP混合角φ变化的这一新定义分布形式均能适合于所构建的九个可观测量,说明这个分布形式更加普适。ψ、cosφab-、φm和φan这四个可观测量能够获得不对称性与CP混合角φ一一对应的结果,这种总能对Higgs粒子CP性质给出定量结果的特点,对于精确研究Higgs粒子的CP性质更具优越性。
其他文献
探索新物态、新现象及其物理性质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一些含有VA族元素的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奇异的物理性质吸引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例如: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B
本文主要研究与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相关的问题,主要内容分为如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光波穿过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后入射到均匀非耗散介质中的能量分布进行了研究,计算发现在入射
2π干涉学是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基于量子统计中全同粒子的交换对称性,研究碰撞实验中产生的两个末态全同π介子之间的玻色-爱因斯坦关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