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视角看中文菜单的翻译策略——基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t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化经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餐菜单翻译也不例外。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旨在解决菜单翻译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即译名的不统一与不规范,进而为各国运动员和游客在中国就餐提供便利。对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研究角度各异,但是很少有人从接受理论这个角度研究它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中文菜单翻译在读者中的接受度的研究,探讨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翻译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而分析了菜单翻译中应注意的普遍性原则。  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简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及论文整体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国内外菜单及其翻译理论的状况和一些学者对菜单翻译及《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研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首先简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就接受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术语进行了陈述。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客体及研究方法。第五章为本文的具体研究过程,本研究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即接受理论出发,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对中文菜单翻译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做出了全面解析。第六章为本研究的结论。  本文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以接受理论为理论根据,通过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探究了接受理论与菜单翻译实践的关联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研究数据,本研究设计了针对中文菜单英译文本接受度的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有效数据的统计、译者对译文的语言理解过程以及不同读者对同一译文接受差异的分析,结合接受理论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菜单翻译的规范性与读者的接受度不成正比。第二,菜单翻译涉及译者和读者两个个体对文本的语言理解以及在语言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心理预期。第三,接受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不同读者对同一菜单翻译文本接受度差异过大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在追求翻译文本准确的同时还应注意读者的个体期待差异和接受度之间的矛盾问题。  
其他文献
在翻译中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存在各种差异自是理所当然,尤其在日中同声传译中,更是存在着谓语部分语序差异大这一问题。在DannielGile、塚本庆一等学者看来,同声传译中存在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学术界不同学科
语用迁移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众多研究者对这方面给予了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索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身上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探究语用迁移的证据以及导致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