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经籍志》三十三卷、外编二卷、辨误一卷,是孙诒让根据史志及各家文集,并兼采《四库全书总目》、《直斋书录解题》、《千顷堂书目》等资料编纂而成。该书为辑录体解题书目,所分大类依照《四库总目》,子目参照《四库总目》。每类书按照朝代的先后次序排列,同一朝代人的著作,则以科第、生卒年月的先后为序。每书之下,以书名为序,著录其卷数、版本、著者等项,又仿《经义考》,下注存、佚、缺、未见四项,广泛辑录原书序跋及前人评语,最后自加按语考证。
《温州经籍志》是一部方志目录书。方志目录收录了未被公私家目录所据,但本身又具有价值、久道沉埋的书。它不仅为求书、检书提供方便,而且反映了地方学术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地方州县历史演变的情况,为建立地方文献体系提供了条件,为国史的纂修提供史料来源。但目录学界对地方目录的忽视,导致近代对它的成就利用不足。潘猛补算是国内对《温州经籍志》研究较早和较好的一人,但缺乏深入的探讨。而其他人对其的研究就更为分散,只是在某书或某文章只言片语的提及,更未深入通彻地加以例证。综上所述,我认为此书还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论文主体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孙诒让的生平和著述。首先,简单介绍孙诒让本人。其次,简述了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对孙诒让一生学术生涯的评价。再次,用表格的形式介绍了孙诒让的学术生涯,主要指著书情况。最后,分析表格,把其学术生涯分为三大阶段,作总结性的评价。第2部分,介绍此书的成书缘由和创作刊行情况。第3部分,从本书序跋、附录、经史子集4部5大块来分析辑录材料的来源。第4部分,从厘清基本问题、充实相关信息、考定纠正部分失误3方面介绍案语。第5部分,从治学的相对严谨性、编排的灵活性、思想的局限性3个角度分析收书及编排特点。第6部分,从目录学角度、史料学角度、学术史角度来阐述此书的价值。第7部分,谈及此书的影响与不足。论文结语是《温州经籍志》虽然存在不足,但瑕不掩瑜,我们仍可以肯定地说:孙诒让是晚清优秀的目录学家,他所编纂的《温州经籍志》,是地方文献目录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