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核苷类农用抗生素米多霉素(Mildiomycin,MIL)对各种植物的粉状霉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并具有很低的毒性。本文对米多霉素生产菌的诱变育种和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米多霉素筛选方法、诱变育种、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和再生工艺以及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 1) 建立了米多霉素产生菌的初筛和复筛方法,采用了以红酵母为敏感菌的琼脂块法生物测定法,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的精确测定法进行了对比。 2) 开展了米多霉素高产菌的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诱变,根据米多霉素生物合成途径选用代谢类似物抗性筛选,进行米多霉素高产菌的选育。最终筛选到高产菌D-62-2和ZD519,在较优化工艺条件下米多霉素的摇瓶发酵产量达到了1034mg/L,ZD519则达到了698mg/L,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75和1.9倍。 3) 完成了米多霉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工艺研究,制备浓度达到1×10~8个/mL,再生率达57.4%。 4) 进行了米多霉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其中双亲热灭活和紫外灭活的原尘质体融合,融合率达到5.2%。筛选得到的米多霉素高产菌51-19在较优化工艺条件下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035mg/L,比出发菌株ZD519提高了45%。 5) 初步进行了米多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筛选得到的米多霉素高产菌51-19在较优化工艺条件下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39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