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猪肉生产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生猪养殖户的视角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是中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其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性民生问题。无公害猪肉的生产是一项宏观的系统控制工程,贯穿于种猪选择、场址环境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兽药使用、屠宰加工、流通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涉及无公害生猪养殖户、饲料生产商、兽药生产商、屠宰加工厂、物流运输公司、零售商等相关主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无公害猪肉质量安全控制的失败。我国的生猪产业历来以生产者地域分散、规模弱小的形态存在,勿庸讳言,此种产业特性造成了我国生猪产业的生产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控制缺失,近年来,我国猪肉消费中的安全事件更是频发不断。如何从根源上杜绝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以形成动力机制运行有序的无公害生猪养殖业态?本文基于此现状,从生猪的生产供给角度,分析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主观心理、客观条件始发,在产业整体氛围与产业治理环境交互作用下的生产动力系统。本研究主要对无公害猪肉生产过程的关键点进行系统整理,构建了无公害猪肉生产的产业系统图;在此基础上,依据生产者行为学、生态农业理论,从经济学角度对当前无公害猪肉生产动力不足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其生产动力不足的内在机理,找出无公害猪肉生产动力的内外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其他省份发展无公害生猪养殖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⑴综述了有关猪肉质量安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有关猪肉市场供给和消费的研究,生猪产业模式和猪肉供应链方面的研究,且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保障猪肉安全方面的经验,并对此进行了简短评述。当前西方学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相对成熟,已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⑵概述了无公害猪肉生产全过程,分析了供应链各环节关键点、影响无公害猪肉质量的内外因素与约束条件及无公害猪肉的生产与交易特性。影响无公害生猪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环境质量水平、资本规模大小、设施设备配备、技术投入和操作管理规程。因此,实行无公害猪肉生产供应链管理,需要制定一套贯穿于无公害猪肉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安全生产控制体系,严格按照有关的法规、标准进行管理和监控,控制每个环节的关键点,保证无公害猪肉的质量。   ⑶在深入分析我国无公害猪肉的生产现状和产业组织情况下,结合“柠檬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分析无公害猪肉供给障碍的原因,并从猪肉生产成本、猪肉质量信息、消费者认识和政府督导四方面分析其生产动力不足的内在机理。得出目前我国无公害猪肉生产者生产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正确的认识,抑制了无公害猪肉的消费需求;2)生产成本较高,增加了生产的逆向选择性;3)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存在“柠檬问题";4)督导机制缺失,市场准入机制难以运行。   ⑷在国内外有关安全食品供给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生猪养殖户无公害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以福建省1400家生猪养殖户为问卷对象,对生猪养殖户选择无公害生产意愿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从假设的11个变量中,筛选出9个显著性影响变量。为得出促进无公害生猪养殖的促推着力点与有效推进次序,文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无公害生猪养殖的促推模型,并再次展开对福建省九个地市300家生猪养殖场的问卷调研,从而得出每个无公害生产的动力因子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推动与治理的先后顺序与着力点大小。   ⑸根据对生产养殖者无公害生产动力相关的消费者、媒体与政府等主体交互作用分析,文章得出影响生猪养殖者无公害生产的动力机理--其源动力来自于以生产者为主体的自身组织能力,其促推力来自于以市场消费者和媒体为主体的产业环境与氛围,其压力来自于以政府为主体的无公害生产的产业治理环境。   ⑹从生产者意愿视角,考察无公害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相关主体交互作用的关键控制因子,同时,构建了由生产者组织能力、产业氛围、产业治理环境三者有序交互运行的无公害猪肉生产的促推模型,并基于此得出实践中推进的措施着力点大小与先后次序。此种研究的思维框架与方法将为其它领域的相关或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与启发。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学生都要求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的水平,但调查发现尽管他们通过了AB级考试,也未必说明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符合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这是因为A、B级考试不能对写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写作 英语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2-01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有一种越教思路越不清晰的情况出现,感觉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见到实效。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不够务实,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改中人文性、工具性两个方面的侧重,矫枉过正。实际教学中,我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也做了一定思考,发现在我们手中的课本上就有解开疑惑的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0-02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其结果是高中毕业了写起作文来依然是语句不通,表意不明,满篇学生腔、八股调。要改变这种少慢差费的尴尬局面,就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
摘 要:通过切实有效的预习指导和预习活动的开展,培植起学生的预习意识和预习习惯。学生有了预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获得终身的发展。  关键词:预习意识 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133-0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定教。即将教育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先学”,教师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基本架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相反,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会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企业
学位
建筑渗漏问题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是重中之重,其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渗漏问题的解决是不容忽视的.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2001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134-01     诗言志也,纵然“王国维”分境界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但诗词中的万物终究是诗人眼里的,因而无不皆着我色,蒙着感情的面纱,这也使得月又由物质的而幻化为精神的,成为人感情的寄寓者。“月亮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失意人眼中的“冷月”,正气者心中的“日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