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霸权——20世纪美国国策强度的三次提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g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社会是一个动态系统,系统内成员及其相对位置的发展变化是个常态。作为 20 世纪末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竞逐单极世界霸权的过程是不断调整自己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国家)的实力位置与权力关系的过程。自身的国策调度、运作是其获得单极霸权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循着 20 世纪美国成功登临单极霸权的道路考察其国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正致力于跨越性发展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应当能有所裨益。 鉴于总统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以国际战略学的原理,按照复杂问题简单处理的原则,以美国向单极霸权跃升的幅度为标准,选择罗斯福、里根和克林顿三位总统,以三个人物、其执掌的国策的内外两条主线为经纬梳理 20 世纪美国国策整体,探究美国成功登临单极霸权的奥秘,并对美国霸权的根基与运行机制,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第一章 5→2→1:单极霸权的历史演进  美国政治文化关于其世界领袖地位的设定与美利坚民族脚踏实地的务实传统使美国追逐世界霸权的过程呈明显的渐进方式。20 世纪美国单极霸权地位的获得也是其实力与国际地位渐次提升的结果。在美国向单极世界霸权跃进的整体过程中,从美国实力与权力地位在国际社会动态系统中的变动看,20 世纪美国的霸权地位有三次明显的提升:罗斯福总统利用二战契机,在“新政”恢复美国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将美国的霸权从西半球扩展到全球;里根总统在战后历届总统遏制苏联的累积效应之上,以实力为根基,利用苏联内部的裂缝,催动苏联的解体过程,扫除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克林顿总统则以确保实力与地缘战略优势的国策安排使美国从冷战后不确定的单极时刻进入到“单极时代”。经历了从地区霸权到全球霸权,从两强之一到惟一的超级大国的转换,美国在20 世纪末登临单极世界霸权。  第二章 内向求强:美国国策的根本起点 霸权是国家实力与国际权力的内在统一。其中,实力是一个国家走上世界强国之路的决定性起点,也是决定其全程的关键。作为促进美国国势和国际地位三次关键性提升 68<WP=75>的总统,罗斯福、里根和克林顿的国策整体都是以国内政策的调整、变更为美国竞逐世界霸权的起点。经济是霸权实力的核心。罗斯福“新政”终止了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冲击下的美国实力地位下滑,固定了处于摇摆中的美国社会,为其投入二战的力量角逐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秉持“一半对一半”的国策理念,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工业垄断部门和农业非垄断部门、垄断资本与消费者大众之间财富分配的结构性失衡进行纠正,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国家干预的道路。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相对均衡及相对平缓的周期波动为美国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从而也为战后美国追逐单极霸权的过程提供了实力与政治保证。在此基础上,战后美国始终居于世界首要经济强国之位。但是,对内求得安定和对外争霸全球同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使美国的经济发展在 70 年代出现停滞膨胀和 80 年代的高预算赤字,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相对优势不断缩小。里根和克林顿分别以“变革”性经济政策转变美国经济发展态势,前者引导美国初步走出滞胀,扭转了美国在国际经济力量对比中的不利态势,强化了与苏联对抗的基础;后者积极推动美国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迈进,率先构建了美国单极霸权的经济底座。从总体上看,20 世纪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与美国霸权地位的渐次提升具有内在一致性。第三章 外向求权:从隐性霸权到惟一的超级大国实力是获取霸权地位的关键性因素,但实力转化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权力需要国策的调度。罗斯福总统以铸就美国世界霸权为整体目标,通过教育与引导,及“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把秋千向前荡”的策略突破民众对美国主动角逐全球霸权的心理束缚,在贡献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中赢得外部世界的认可,完成美国从经济大国到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过渡,奠定美国世界霸权的全方位基础。而且,通过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罗斯福总统将美国的“权力”制度化,实力与制度互相支撑,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良性起点。从整体来看,战后美国历届总统无不以扩展美国的世界霸权为己任,在提升自己的基础上极力打击对手,实现美国世界霸权的依次推进。里根和克林顿辨识历史性机遇,以经济、军事、科技多层次的国策运作调度对手或挑战者,促成美国从两极中胜出,进而扩大单极优势的历史性转折。20 世纪美国霸权地位的三次提升是从制度掩饰下的隐性霸权到公然压制一切挑战者的一超独霸的转化过程。第四章 内外反向运动:美国的霸权机制在国际竞争性社会中,20 世纪美国能够在整体上保持向单极霸权不断跃进的态势,内外反向运动的霸权运行机制是关键。经济力量是霸权实力的最基本源泉。面对危机或挑战,罗斯福、里根和克林顿依次提升美国世界霸权的起点是对国内实力的优先锻造, 69<WP=76>在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周期性波动中寻求创造财富与分配财富的最佳结合,实现霸权实力质与量的螺旋式上升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银行业治理结构和监管方式的变化,新的审计理念势必改进原有的审计模式,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效率,是现阶段银行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内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是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实施煤矿安全监察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法律行为的总称
会计盈余由于其重要作用而成为利益各方关注的焦点。由于会计系统内在的缺陷,出于各种动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 会计理论对盈余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认
以鲜切青椒为材料,考察常温储藏前作-18℃ 20min冷冲击处理对鲜切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对鲜切青椒的品质方面有不同的影响。适当的冷处理可以保持鲜切
市场营销学萌生于本世纪初期,形成于本世纪中叶,成熟于80年代,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而医疗市场营销却正处于起步阶段,它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的产物,医疗市场的竞争越
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华民族近代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新中国诞生之初即被迫投入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局部战争,与世界头号强国较量,维护了国家安全,声张了国际道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至南亚热带,多山地丘陵,省内河流水网密集.海洋面积广阔,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科学发展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挑战。文章试图从高职教育实践发展的角度,从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此时的人才处于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系统之中,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可能出现1+1>2
综合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的新课堂,以更好地服务互联网背景下的新一代。本文作者以《中药药剂学》专业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