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这也极大地推动了“龙江精神”的传播与推广。2019年2月,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在省教育大会上也曾指出,“大力弘扬龙江优秀精神,强化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鼓励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方面我省有很多资源、平台,要用活、用好、用足。”有鉴于此,进行“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应时代所需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了“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对“龙江精神”的认知、认同程度总体上呈良好态势,但是也存在小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对“龙江精神”存在矛盾心理,持无所谓态度。高校在“龙江精神”育人方面比较重视,但部分高校在开展关于“龙江精神”的活动时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等现象,造成活动的吸引力不足,使学生关注度减弱。因此,根据上述情况,本文主要从加强大学生“龙江精神”的自我教育,构建“龙江精神”育人的可行模式,建设“龙江精神”育人的高素质团队,创建特色网络教育平台四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当前,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格外关注。因此,将“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龙江精神”以鲜活的形式传承下去,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对综合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以科研辅助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科研辅佐-教学知识传授-临床实践三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实施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遗传学基础教学。
<正> 白喉tox基因能编码tox信号序列和具有酶活性的毒素A片段,它的克隆区段可指令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的表达及向胞浆围膜间隔输出。S1核酸酶测绘和引物延伸试验表明,在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