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流寓两广诗人的诗歌研究

来源 :陈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主要指迁居或流落他乡居住。既包括那些因贬官、战争、流放等被迫迁居的情况,又包括那些出自流寓者的自主选择,为改变生活现状,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从而离开家乡的情况。南宋时期,国家社会动乱,党争严重致使流寓岭南两广地区的人数增加。本文将南宋时期,因各类原因流寓至两广的诗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其所创作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这个群体诗歌创作的共性特征,以及两广独特地域条件对这个群体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绪论部分主要对“流寓”概念的界定以及南宋时期两广地区的行政区划的说明,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流寓”是指迁居或流落他乡居住,即非本籍人士因主观或非主观因素前往一个非常驻地区居住。按《宋史·地理志》所载,南宋时期两广地区是指广南东路(府三、州十一)、广南西路(府二、州二十)。故而本文研究对象为南宋时期(建炎元年起至祥兴二年六月),因主观或非主观因素前往上述地区寓居,且有诗歌传世的诗人,以及其作于上述地点的诗歌。第一章运用两广通志、县志等地方志以及唐宋文学地图等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考证南宋时期流寓两广诗人的具体人数、祖籍以及流寓时间、流寓原因。考察其流寓的时间分布以及其流寓的动静态分布,探寻规律,并阐释此规律所形成的具体原因,为下文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以《全宋诗》和各诗人的别集为诗歌选择依据,参考诗人年谱以及诗人诗歌研究专门著作,并根据诗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以及诗歌具体内容等确定诗歌篇目,确定南宋两广流寓诗人群在两广所创作的具体诗歌,共计1538首,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第三章主要论述流寓两广诗人诗歌中所体现的共同的情感,包括流离异乡的悲苦、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寄情山水的宁静自适等,并探寻两广独特地域环境,包括气候、语言、风俗等对诗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南宋流寓两广诗人诗歌的艺术特色与价值。流寓两广诗人诗歌中出现大量两广地区的独特意象,这使其在南宋诗歌中独具特色。诗人常常使用叙事、议论等表现手法,叙议结合。诗歌语言平易、浅近、自然,能更好的记录时事以及两广地区的生活、感受以及心情。南宋流寓两广诗人创作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旅游价值、民俗价值以及史学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正> 患者赵某,女,四十六岁。1963年11月16日会诊。主诉全身麻木两月余,无寒热,汗多粘衣,头重痛且木胀,四肢躯干麻木僵硬如尸,手指能稍微活动,全身走窜攻痛,多处筋惕肉瞤,心下动悸,胸闷如束,锁骨处有向下压的感觉,呼吸不畅,二便正常,饮食锐减,食后腹胀,口中粘腻有燥渴感,渴喜热饮,饮水不多,喉间有痰,呼吸欠利,饮
期刊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科综合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英语阅读教学应从重视词汇、重视语法的传统模式,向重视综合素养、重视能力培养转变,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思辨能力,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常规的阅读教学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极大地改变了中小学课堂的样貌,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突破,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学迎来了新的要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成为保障新课程落地的重中之重。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