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正交机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动态性能和抗侵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其在厚度方向引入了增强纤维,克服了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弱的缺点,有效地改善了材料整体力学性能,具有更好的抗撕裂、抗侵彻、及高吸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防护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本文中,采用实验、工程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和量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维正交机织E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和抗侵彻性能。通过MTS和SHPB实验装置系统地研究三维正交机织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一维应力下的动、静态实验力学性能,得到其在不同应变率、不同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给出了该材料强度及破坏应变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表明该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和各向异性特征。宏观上,提出了一个依赖应变、应变率的损伤弱化因子,用粘弹性模量降低度量来表征材料的损伤弱化效应,并将其引入到非线性粘弹性模型中,得到了应变率相关且考虑损伤弱化效应的一维应力动态粘弹性本构关系。从细观上,分析了该材料变形过程中破坏的压剪耦合机理,基于“有核长大”思想和“等效微孔洞体系”概念,给出了损伤的严格细观统计学定义,并导出了材料压剪耦合损伤演化方程的一般形式;同时,将其引入表征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弹性/Maxwell粘弹性本构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优化拟合,得到了该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含损伤本构关系的一种新形式。使用弹道冲击装置对三维正交机织E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弹道侵彻实验,得到了不同因素对该材料的抗侵彻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以弹丸贯穿靶板的能量守恒为出发点提出了超临界耗能概念,并由此提出一种计及钢球贯穿靶板耗能速度效应的超临界耗能分析模型,利用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能量分析模型计算公式,并以此模型和完全贯穿区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了分析模型中的有关参数,从而成功地预测了靶板的V50值。同时,采用LS-DYNA商业软件模拟了球形弹、柱形弹侵彻该材料的过程,给出了侵彻过程中弹丸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时程曲线,探讨了弹丸侵彻阻力的变化情况与靶板吸能模式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弹道工程分析方法上,以改进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本构关系为基础,考虑了各向异性修正和材料本身的应变率效应,将球腔模型和柱腔模型结合起来,得到了一种准一维工程分析方法。自编程序计算分析了弹丸侵彻三维正交机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靶板的问题,给出了弹丸剩余速度与侵彻深度关系的规律性结论,结果与弹道实验符合较好,并将其结果与LS-DYNA的模拟结果对比,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简明高效性。最后,将量纲分析方法应用到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贯穿问题中,得到其抗贯穿模型律,进而分别讨论了两类问题的相似律,给出了在相同弹丸打击速度下最大侵彻深度与弹丸尺寸的关系和弹丸无量纲剩余速度与无量纲靶板厚度及无量纲的入射速度的关系,分析结果和弹道贯穿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汽车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整车电磁兼容问题随之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公司某平台整车电磁兼容开发为例,详细阐述整车辐射骚扰测试方法,分析整车
针对广州丰田凯美瑞轿车一例特殊故障——发动机高速运行之后抖动、动力下降,着重分析其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故障现象作逐步的诊断和分析,最终排除故障。
<正> 多年来不少人认为区域联防是一种比较被动消极,攻击性较差的防守战术。特别是七十年代篮球技术高度发展,攻防战术有了许多重大突破,广泛采用全场紧逼、半场紧逼、区域紧
19世纪英国伦敦会教士、著名汉学家理雅各曾对中国儒家经籍做过系统全面译介,成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其系列译本《中国经典》也一直被奉为儒经标准译本,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
在非洲钢结构加工能力较弱,大型吊装施工机械缺乏的条件下,马拉维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屋面钢结构工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国内加工,集装箱运输到现场,在有限的起重设备配置情
针对封闭性课堂教学出现的缺点,当前教育提出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它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结果。本论文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用WEB模式作为企业信息交换、生产管理、人员管理的平台。随着信息时代信息量的增大和网络的发展,传统B/S方式的WEB应用已难以适应用户对交互、信息传递和
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由于外包产出的部分不可验证性,其治理不同于交易型服务外包。建立了客户和服务商通过契约进行合作的博弈模型,模型考虑了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联合治理机
对汽车涂装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原则、控制模式、控制要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述汽车涂装产品的生态设计、环境材料选择、清洁生产方法及使用维护和回收处置的
新中国初期的30年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在全国人民政治热情高涨、国家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总体环境下,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新局面。在这样激情洋溢的红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