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知识分子政策作为党执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制定落实的完善到位与否,是直接影响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认同程度的重要因素。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仅能有效增强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情感依赖,提升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的发展也会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建国初期,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都亟需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如何有效构建、培育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便成为党在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时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认识分析知识分子性质、特点的基础上,党通过制定、调整、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旧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对新知识分子的培养任务计划、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使知识分子充分感受到建国前后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的巨大变化,这些积极的变化使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从意识和情感上愈发倾向于新生人民政权,维护新生政权的合法性,从而有效建立起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才智。人才兴,则国运兴。当前,正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需要我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注重对知识分子国家认同的培育工作,使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党在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树立科学的知识分子观,即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有个全面的认识,这是制定正确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前提;其次,为知识分子创造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之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为培育其国家认同提供感情积淀;最后,积极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其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