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的去除是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开发稳定高效的除磷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除磷技术研究发展的目标。A2N/BAF工艺是在双污泥工艺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工艺,其优点是效果好、能耗低、占地小,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除磷工艺中除磷和脱氮的矛盾问题。目前该工艺处理过程原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且工艺的强化技术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本论文主要对A2N/BAF的除磷效能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A2N/BAF工艺快速启动方式。然后,通过工艺长期运行结果,确定了工艺的长期、稳定、可行性,同时对各单元除磷能力进行分析。在工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烧杯试验及对实际工艺除磷系统分析,研究工艺生物除磷特性,建立生物除磷动力学模型。最后,针对出水TP不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生物除磷技术。以A2N/BAF工艺快速启动为目的,提出了硝化菌与DPBs分段先后培养的驯化方式。研究表明经过11d硝化生物膜培养成功,之后经过12d DPBs驯化成功。该培养方式避免了DPBs单独培养的初始阶段厌氧出水剩余有机物对缺氧吸磷产生的抑制作用。削弱了其它反硝化菌的竞争,为DPBs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缩短了DPBs驯化时间、实现了工艺的快速启动。A2N/BAF工艺在112d的运行过程中,系统对TP的去除率维持在80%以上,二沉池出水TP基本维持在1mg/L以下;除磷的关键单元为厌氧池、厌氧段和吸磷段,一级BAF和二级BAF可依靠截留作用去除少量TP;最终出水COD、NH4+-N、NO3--N、TN、SS均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COD和NO3--N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二者同时存在时,释磷、反硝化、反硝化吸磷反应同时发生。DPBs厌氧释磷有机负荷最佳值为0.110.16gCOD/gMLSS,缺氧吸磷阶段最佳ΔNO3--N/ΔP=1.95gNO3--N/gP。避免COD和NO3--N对释磷和吸磷的抑制作用是保证工艺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A2N/BAF工艺稳定运行期间,DPBs对PO43--P的去除率达80%以上,其中COD/NO3--N=3.7013.38,释磷量与吸磷量的关系式为:y=0.8403x-0.4757,吸磷阶段ΔNO3--N/ΔPO43--P=1.53.9mg/L;通过对除磷模式的探求得出,厌氧池磷释放的数学模式为Ph=(Pi+rPe-0.0004626×0.0752912ChXhth)/(1+r),厌氧段磷释放的数学模式Py=Pj+0.385399×0.000048XyCyty,吸磷段磷吸收的数学模式为:Pq=Pa(1+r)/(0.0033269Xqtq+1+r)。A2N/BAF工艺厌氧池上清液化学除磷强化生物除磷方式,既节省药剂量,又有利于BAF的硝化作用。结合化学除磷前后,工艺对COD、NH4+-N、NO3--N、SS、TN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且最终二沉池出水TP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