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气成分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樟醇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芳樟醇有左旋和右旋两种手性异构体,它们的香型和阈值明显不同。然后,受以往分析手段限制,对于茶叶中芳樟醇这两种手性异构体的组成比例及其致香效果尚未明确,限制了人们对茶叶香气成分的深入认知和科学评价。本研究首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手性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茶叶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茶类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组成及含量,以及茶树品种和加工过程对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组成及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茶叶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方法。该方法对R-(-)-芳樟醇和S-(+)-芳樟醇在0.0625–10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8ng/g和4.93ng/g;加标回收率介于75.1-94.7%。2.不同茶类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组成及含量有很大差异。在所检样品中,S-(+)-芳樟醇在绿茶样品中的含量介于0.067-1.46μg/g;红茶样品中的含量介于0.09-1.55μg/g;白茶样品中的含量普遍较高,介于1.6-4.75μg/g;乌龙茶和黑茶样品中的含量较低,分别介于0.072-0.49μg/g、0.073-0.087μg/g。与之不同,R-(-)-芳樟醇仅在绿茶和红茶样品中被检出,绿茶样品中的含量较低,介于0.07-0.083μg/g,红茶样品中的含量较高,介于0.065-2.78μg/g;而在白茶、乌龙茶、黑茶以及一些绿茶样品中则没有检测到R-(-)-芳樟醇。3.不同茶树品种鲜叶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组成及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对14个茶树品种鲜叶冻干样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品种中均含有S-(+)-芳樟醇,含量介于2.15-9.35μg/g,其中含量最高的茶树品种是黄观音,含量最低的茶树品种是福云6号;并不是所有的茶树品种中都含有R-(-)-芳樟醇,14个茶树品种中仅在悦茗香、宁州2号、槠叶齐、高芽齐和皖农95五个品种的鲜叶冻干样中检测出R-(-)-芳樟醇,含量介于0.32-2.57μg/g。4.加工过程对茶叶中芳樟醇手性异构体的含量有很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和干燥过程使得S-(+)-芳樟醇含量明显降低,而在揉捻过程中则使其含量上升;红茶加工过程中萎凋、揉捻和发酵过程使得S-(+)-芳樟醇和R-(+)-芳樟醇的含量升高,且二者变化趋势一致,而干燥过程使得二者含量急剧下降;乌龙茶加工过程则呈现相同的趋势。
其他文献
采用本土 CSMC 0 .6μm标准 CMOS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光纤用户网的 CMOS跨阻前置放大器 .电路采用差分结构以提高共模抑制比 ,减小高频下电源波动和寄生反馈通路的干扰 ,
C型尼曼氏病(Niemann-Picktype C,NP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脂质蓄积遗传病,与其直接相关的两个基因NPC1和NPC2的功能缺陷将导致C型尼曼匹克病的发生。NPC1与NPC2在机体脂类代
<正>丙戊酸钠(VPA)是临床治疗癫痫最常用的药物,因为丙戊酸体内过程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需要在用药过程中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目前,实验室测定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蕴含了独特的文化类型,而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中竟然错综复杂地蕴含了三个层面的文化类型,这在一般的小说中是少见的。本文试图从海明威的经历与《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娱乐、交流、学习的常用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网站顺应网络发展的趋势,不断壮大自身。原创文
当代中国建筑在创作上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而在基本模式语言中却又表现出同质化、创作乏力的窘境。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便是对建筑自身语言缺乏深入挖掘,却在表象上显示出
山楂叶是山楂属植物(CrataegusL.)的干燥叶,作为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药用历史,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降糖降脂、延缓衰老、抑菌等功效。山楂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及三
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恶果已经预示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势在必行,公共选择理论可以作为制定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制定这一政策所面临的困难只能在问题的根源上增加道德意义上的权
<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
随着汽修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汽修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培养汽修人才的职业学校进行不断改革与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本文针对传统汽修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