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是口腔临床常用的一种修复材料,按固化方式可分为加热固化,室温固化和光固化三种类型。因其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好,作为义齿基托材料一直被沿用至今。义齿基托材料长期存在于口腔环境中可以造成微生态环境失调,从而引起龋病和义齿性口炎等口腔疾病。而一些传统的机械清洗或用化学药物浸泡或者是药物控释系统等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临床要求。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抗菌剂的研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由于结合了纳米粒子独特的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以及银离子的抗菌谱广,安全,长效抗菌等优势而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将其加入到修复材料中来研制一种既可以达到广谱长效抗菌又不影响材料本身机械性能的新型抗菌生物材料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学者将其加入到复合树脂,义齿软衬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以及热固化型基托树脂中,研究结果均证实抗菌复合材料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并且适量添加对其机械性能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但迄今为止尚无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应用于室温固化PMMA材料中的报道,因此本实验拟行口腔室温固化PMMA材料的抗菌改型研究,为以后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抗菌剂在室温固化PMMA材料中的分散问题是本实验的一个技术难点。以往的实验证实球磨法是使抗菌剂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本实验亦采用球磨法制备抗菌母料再按需稀释的方法。首先在室温固化PMMA粉体中加入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制成抗菌剂含量为10%的抗菌母料,再将其进一步稀释成抗菌剂含量分别为0.5%,1%,1.5%,2%,2.5%,3%六个浓度的抗菌复合材料,按常规完成聚合反应,并通过大体和扫描电镜检查聚合后试件来验证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龋病和义齿性口炎的主要致病菌,因而本实验对改型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选择了变形链球菌和变色念珠菌。首先检测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杀菌浓度,进而以此为基准检测含不同浓度抗菌剂的抗菌试件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来评价其抗菌效果。义齿基托材料在口腔中受到复合力的作用,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以及磨损实验可以有效的反应其变化。因此本实验对含不同浓度抗菌剂的抗菌试件进行了以上三种力学测试进而评价其机械性能的变化。本实验通过以上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抗菌试件大体观察和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在试件中分散均匀,团聚现象较少。证实球磨法制备抗菌母料的加工工艺具有可行性。2添加不同含量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各组抗菌试件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和变形链球菌均表现了一定的抗菌效果。抗菌剂含量在2.5%~3.0%之间时,对白色念珠菌和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0%以上。3添加不同含量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各组试件,机械性能均有一定的变化。大体上,随着抗菌剂含量的增加其机械性能有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抗菌剂的含量在小于2%的范围内不会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的机械性能产生显著影响。4当室温固化PMMA材料用于全口义齿的重称处理时,建议抗菌剂添加比例在1%~2%之间;当室温固化PMMA材料用于局部义齿重称处理和活动矫治器时,建议添加比例在2.5%~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