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油菜的巨大应用潜力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抗虫、抗除草剂等抗性基因通过基因流从转基因油菜逃逸的问题给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新的风险和更严峻的挑战,已经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以便制定相应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控制基因流传播,减少转基因油菜大田释放和商品化生产带来的风险,是转基因油菜应用于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流通过种子进入土壤种子库产生自播油菜及通过花粉传播介导而实现。本研究对我国南方一年两熟制地区Bt油菜通过土壤种子库介导的基因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有效控制基因流的栽培技术措施。主要结果如下: 1.减少转基因油菜收获时的落粒是控制基因流的一个关键环节。油菜人工收获时的落粒量占产量的1.18%~1.91%,约为26.54~50.29kg/hm~2,相当于每平方米约有664~1257粒种子落入土壤种子库,人工收获时通过土壤种子库介导的基因流水平低于机械收获时的水平;移栽油菜的落粒量比直播油菜少,两者有极显著差异;油菜晾晒时的落粒量最大,占总落粒量的73.82%~75.30%,收获前几乎没有落粒,减少晾晒时的落粒量是减少土壤种子库容量的关键环节;最佳收获期的落粒量低于非最佳收获期的落粒量,两者有极显著差异。油菜采用移栽种植、减少晾晒时的种子落粒量、在最佳收获期收获、选择成熟期较一致和抗裂果性较强的油菜品种等能减少收获时的落粒量,减少土壤种子库容量,控制基因流的发生。 2.浅耕和免耕的油菜出苗数有显著差异;浅耕油菜出苗高峰期为收获后14天,出苗率达58.38%,出苗终止期为收获后70天;免耕油菜出苗高峰期为收获后21天,出苗率达24.66%,出苗终止期为收获后105天;浅耕油菜累积出苗率为85.36%,免耕油菜为45.45%;在免耕条件下通过土壤种子库介导基因流的水平比浅耕条件下要高。油菜收获后进行浅耕,并在收获后14天或免耕条件下21天后喷施化学除草剂杀灭自播油菜,能有效减少油菜收获后的土壤种子库容量,控制基因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