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华法林具有治疗窗较窄、个体差异大、抗凝强度监测复杂、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安全性差异大,无统一的治疗初始剂量标准的困难。本研究意在通过对144例口服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定期监测PT-INR,记录相关事件,以评价临床应用华法林的安全性,探讨华法林最佳的治疗初始剂量。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对华法林的抗凝强度要求相同的房颤患者81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63例,随机分入初始剂量分别为2.5mg、3.75mg和5mg三个剂量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各组患者分别于服用初始剂量后的第3天、第5天、第7天查PT-INR,根据结果调整华法林的剂量,调整剂量3天后再次复查PT-INR,使PT-INR维持于2.0-3.0之间。随访2-6个月,观察各个初始剂量组达到稳定INR时所需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和所需的时间,并记录INR增高、出血/血栓栓塞等相关事件。结果:3.75mg初始剂量组华法林的平均维持剂量与2.5mg初始剂量组和5mg初始剂量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稳定INR所需的时间最短;3.75mg初始剂量组和2.5mg初始剂量组INR增高事件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5.0mg初始剂量组明显降低;3.75mg初始剂量组出血/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5.0mg初始剂量组和2.5mg初始剂量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75mg初始剂量组和2.5mg初始剂量组轻微出血实际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5.0mg初始剂量组明显降低。结论:3.75mg初始课题组华法林达到稳定INR所需的时间最短,平均维持剂量、出血/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与2.5mg初始剂量组和5mg初始剂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NR增高事件及轻微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因此口服华法林以3.75mg为初始剂量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