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物转光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在光通信、固体激光器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氟化物由于具有大的带隙(~10eV),较低的声子能量、振动频率,可较好的将它作为稀土掺杂转光的基质材料。基于此,本课题以NaYF4为基体材料,掺入不同的稀土离子制备了相应的粉末与薄膜,通过工艺参数来调节其相结构与表面形貌,以实现较高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研究了NaYF4:Yb3+,Ho3+的上转换发光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YF4:Yb3+,Ho3+粉体上转换发光材料,实现了在980nm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能有效地把红外光转换到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最佳响应范围内。在退火温度为700℃时,上转化发光性能最强。在此基础上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通过调控工艺参数制备了系列的NaYF4:Yb3+,Ho3+薄膜。发现在980nm激光激发下,541nm处的发射峰在激光能量300mJ时强度最大,且此时薄膜的表面更加致密均匀;在气压3Pa时发射峰强度最大,呈现六方相结构,且此时薄膜的表面更加致密均匀,上转换发光效率最高。本研究通过对转光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研究了TiO2共掺NaYF4:20%Yb3+,2%Er3+上转换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YF4:20%Yb3+,2%Er3+,x%TiO2(x=0,1,5,7,10)粉体上转换发光材料。发现TiO2的掺入同时提高了上转换发光的强度,Yb3+和Er3+离子的发射光强度在TiO2浓度为1%时达到最大值。进一步采用电子束沉积方法制备NaYF4:20%Yb3+,2%Er3+,1%TiO2上转换发光薄膜。研究发现衬底温度效应显著,其薄膜光学性能在衬底温度700℃最佳。  3.研究了ZnO共掺NaYF4:20%Yb3+,2%Er3+上转换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YF4:20%Yb3+,2%Er3+,x%ZnO(x=0,0.5,1,2,3)粉体上转换发光材料。ZnO的掺入大幅度的提高了样品的上转换性能,540nm处的发射峰强度在掺杂浓度为2%时提高了近20倍。进一步采用电子束沉积方法制备NaYF4:20%Yb3+,2%Er3+,2%ZnO上转换发光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时间来观察样品的结构与性能变化。观察到随着沉积时间增长,薄膜转光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沉积时间为60min时,发光强度最高。但由于薄膜结晶性差导致转光性能整体较弱,因此对于薄膜的制备及其工艺参数需要进一步调整以达到理想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渗流问题是土坝、堤防等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渗流破坏几乎贯穿于土石坝的各种病害成因之中。以前大部分渗流计算仅考虑饱和区而忽略非饱和区,实际上自由面以上的非饱和区域
氧气是生命之源,这是常识,但吸入过量氧气同样会导致生物体死亡,这也是事实,因为处在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会促使细胞死亡,加快机体衰老.比如,研究已经证实,果蝇在高氧环境中会
期刊
本文对氟聚合物结构与特性、制备方法、表面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作了综述性的介绍。由于氟原子的特性,含氟聚合物除了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外,其表面性能更为优异,主要表
本文涉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领域,详细描述了较合理和完善的大豆油多元醇的合成工艺方法,在合成过程中使用甲醇作为开环剂合成出大豆油多元醇Soy-met,以及用聚醚多元醇TMN-45
本文以(CO3)三角平面基团为研究对象,对碱金属-稀土碳酸盐体系和碱金属-碱土碳酸盐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进行了设计和探索。在亚临界水热条件下,系统地探索了碱金属(Li、Na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十分迅速,普及率也逐年提升.轨道交通事业为推动城市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轨道交通安全性依然是需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