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gnitive Stylistic Analysis of W.H.Auden's Poems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学是分析文本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因其客观性、科学性得到了广泛运用,而认知文体学借助认知科学的成果,把人的思维和文本解读结合起来,力求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本文从认知文体学中的图形与背景、认知语法和概念隐喻三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著名诗人W.H.奥登的四首代表作。W.H.奥登是艾略特之后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却很少有文体学方面的研究,认知文体学角度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通过奥登诗歌的认知文体学分析,发掘和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揭示文本的美学价值,证实认知文体学能够很好地分析和解读文学文本,同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奥登的诗歌。首先介绍了认知文体学,包括文体学、认知语言学和认知文体学的形成和发展,为下文论述做好理论准备,后又介绍了W.H.奥登其人及作品。第二章,作者用图形背景理论来探讨了奥登的诗歌《在这小岛上》的文体偏移,分析了作品的内涵。第三章作者运用典型性理论和动作链模式,分别分析了奥登的《安眠曲》中的第一和第二节。通过对动词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能量由一个成分传递到另一成分,引起相应变化,从而带来文体改变。第四章作者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了《月光美人》《美术馆》两首诗。作者首先介绍了隐喻的认知机制,然后对奥登的诗歌进行了解读。最后作者得出总结,图形一背景理论、文体典型性及动作链、认知隐喻,是分析奥登诗歌的有力工具,三者的组合能够很好地解读诗人独具匠心的安排和深刻内涵。
其他文献
《无名的裘德》是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艺术特色和思想高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与《苔丝》一起并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之最。国内《无名的裘德》的
写作被认为是英语学习中最难掌握的一门技能,尤其是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中国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经常在写作中出现错误。因此,有人提出用书面修正性反馈提
简介rn 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便逐步在消费音频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起先数字信号处理器主要用于操作数字化的模拟音频信号,也就是PCM(脉冲编码调制)数据以
几个世纪以来,语言的精确性一直是历代语言学家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人们注意到作为人类认知体验的成果之一,语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现象一直存在。语言模糊,尤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批判性话语分析这一手段被西方语言学家广泛运用来揭示意识形态和语篇之间的辩证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将语篇的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它主要通
英语文学作品汉译过程中,如何使译文与原文达到美的相似,让译文读者领略到原文读者所感受到的美,是长久以来众译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受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作为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赛珍珠备受争议,她因对中国生活生动而富有同情心的描写而闻名于世。自1931年出版以来,她的小说《大地》一直畅销世界。本文采用文本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引言rn 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的兴起,图像传感器正逐渐成为半导体产品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在图像传感器中,日商所独占的CCD传感器与百家争鸣的CMOS传感器都在尽力克服自